导语随着隼鸟2号的返回,首批太空中来的样本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些样本是隼鸟2号在2019年经过漫长的飞行时间到达的小行星龙宫表面采集来的。
这份样本有望揭示太阳系早期的不少历史,对科学家来说,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而隼鸟2号此时已经绝尘而去。
本文将带领大家近距离看看隼鸟2号仔细考察过的小行星龙宫的真面目,并且看看隼鸟2号还会走向何方。
第一个目标小行星。
小行星龙宫,是一颗被编号为1999JU3的小行星,最早于1999年5月15日被日本业余天文爱好者惊醒,此后又被各地的爱好者热议,因此得名龙宫。
其真正的名字是龙宫城,也是小行星之中最有特点的一个名字。
小行星龙宫位于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的交汇点上,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可以到达接近1亿公里的距离,离太阳最远的时候可以到达2亿5千万公里。
龙宫的直径大约是900米,它被认为是太阳系形成时产生的残片,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小行星,因为这个小行星保存着太阳系形成时的最原始的信息。
因此,龙宫成为了日本探测太空的优秀机器隼鸟2号的目标,并且随着隼鸟2号的相继进入龙宫轨道和下降,龙宫的具体状况也被日本人逐渐揭开。
日本自从1955年参与太空探测活动以来,已经是第二次目标小行星了。
第一次目标小行星是隼鸟1号目标了小行星伊特卡瑞。
隼鸟1号并没有真正降落到伊特卡瑞表面,而是在5万公里外利用高速飞行时周围的物质给伊特卡瑞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就从伊特卡瑞那里逃了出来,向地球返航。
隼鸟1号返航的时候因为油耗超标,飞行器出现了许多故障,甚至落入了地球大气层之中,在火海中被烧得面目全非,但是搭载的信息还是安全的,最终落到了澳大利亚的一个荒地上。
随着人们从荒地上将它们救了回来,经过日本人顶着着地球上最大的冲浪板的名头,认真对着故障MID改代码,最终牛刀小插件地将落入地球大气层的样本回收舱中的硬盘中存储的信息存了下来,日本也第一个举起了摘小行星样本的旗帜。
1999年隼鸟2号进入了太空,在拍摄了地球的照片之后,也向日本投递了一个大盒子,其实里面是一个大型的磁带机,用来在太空中制作地球和月球的磁带拷贝。
2000年隼鸟2号完成了任务,从直升飞机上取下来的磁带拷贝中包含了2万张照片,以及一个编织袋,这个编织袋中封存的是4颗钥匙大的气溶胶颗粒。
这个编织袋就是用来收集气溶胶颗粒的,因此拓展机不是将其扔隼鸟2号的,而是直接将隼鸟2号拆了开就能在里面找到气溶胶颗粒收纳器。
隼鸟2号的多重任务。
拆开隼鸟2号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原来日本宇航学会在构建隼鸟2号的时候,还遵循了工业产业化生产的常规,用相同的规格做出了两个隼鸟2号。
因此,隼鸟2号是日本宇航学会这一代人的一厢情愿。
他们希望一定要往小行星上面降落。
隼鸟2号的第一个目标是小行星1998KY26,直径300米,然后再降落到火星欧思尼亚附近的冲绳地区地球外。
日本宇航学会原本希望可以制作一个多体的隼鸟2,这样在小行星的降落中,就可以更好地保证样本返回的安全。
但是日本的国力毕竟有限,因此隼鸟2号在进入了开发环节之后,改为了单体。
单体隼鸟2号的内部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模块,上面都装着燃料,用来保证自己降落到小行星表面。
下面是发动机,用来缓慢地降低自己的速度。
然后从天上降下来,充当两个大手中的一个。
在进行样本采集的时候,先用两个手朵着用,考虑到降落到小行星表面的困难,日本宇航学会为隼鸟2号配备了一套自己使用仿生耳朵的控制器,但是这个控制器上的列车永远都是1号线不提供服务。
为了摸摸龙宫的脾气,安抚好它,日本宇航学面向公众举办了一个名为“当隼鸟2号遇到龙宫城”的决斗。
届时,在冈山天文台模拟的龙宫城的表面,有着气球制作的障碍物,以及相机制作的巡视器,参与者们将随着摄像头的拍摄进入隼鸟2号的视野,并且根据视野中的障碍物,在地面上控制巡视器去寻找龙宫城的角落和洞口,并且跟随着视野中的障碍物,让巡视器在视野中喊着“我找到洞口了”。
日本公众对于这项活动的反响非常热烈,也纷纷进入游戏中,广大的隼鸟2号迷过来体验一把隼鸟2号探测小行星的感觉。
接近龙宫城。
2015年6月27日,隼鸟2号真身在继第一次4年后出发了,用了一年时间到达了距离地球4000千米的位置,然后释放出一个小飞船。
小飞船在地球附近转一圈,然后再启动发动机,往地球的外面飞去,泛泛而谈地目标是小行星龙宫城。
2018年12月3日15时,隼鸟2号的小飞船再次靠近地球,这次距离只有3000千米,于是它又释放出了一架小飞机,在地球附近转了几圈,然后向地球外飞去。
2019年6月26日11时,隼鸟2号真身终于到达了小行星龙宫城的附近,此时距离它还有20万公里,于是隼鸟2号再次释放出一架小飞机。
这架小飞机上装有几个落地仪,在进入了龙宫城的引力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漂移之后,成功地落到了龙宫城的表面,并且成功上电了。
这架小飞机也成为了第一个登陆龙宫城的落地仪。
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隼鸟2号将小飞机从小行星表面上拿了起来,然后放下,然后实现了2公里的“继续探索”,然后又把小飞机从小行星表面上拿了起来,然后放下。
2019年7月6日,隼鸟2号再次将小飞机从小行星表面拿了起来,然后第二次释放出一个小飞机。
这两架小飞机上都装载了巡视器。
它们先在小行星表面上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然后随着隼鸟2号释放出来的小飞机和之前的小飞机一起被隼鸟2号收起来。
然后隼鸟2号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
在8月28日,隼鸟2号释放出了一个巡视器,在10月3日,隼鸟2号再次释放出了两个巡视器和一个着陆器。
这三个巡视器,一个用来拍照,一个用来分析小行星表面的矿物,只不过这种仪器是用来分析大块物体地表下的,因此需要调整,第三个负责观察落地器的着陆过程,进行了一次假着陆。
而落地器则是负责对小行星表面进行炸弹爆炸产生的坑进行观测。
为了避免一场意外,落地器的炸弹上没有引信,因此在完成任务之后,隼鸟2号将落地器从小行星表面上拿了起来,然后放下,落地器和小行星表面的温度计对接了一下,又将其拿了起来,然后将其和各自的探测器一起放到了隼鸟2号的拾取范围内。
2019年12月6日,隼鸟2号开始降低速度,向小行星表面靠拢。
落地器与隼鸟2号换了通道之后,开始和隼鸟2号呼叫,向它们报告自己的状况,问隼鸟2号要不要吸一口。
落地器在隼鸟2号的告诉下成功着陆,落地器在前面开道,拾取机则负责将它的朋们从天上拽下来,最终落地成功。
拾取机将小行星表面的样本从天上拽下来,然后和落地器一起,成功地回到了地球。
归来。
大约在隼鸟2号回到了地球的3天之后,落地器和探测器也回到了地球。
此后的一段时间,日本和它的粉丝们一直在为隼鸟2号和它的朋友们到龙宫城的活动进行总结,直到今年年初结束。
隼鸟2号的探测任务随着样品回到地球,最终宣告结束。
作为一个老司机,隼鸟2号回到地球的时候,非常老练,没有任何失误。
但是它和龙宫城的恋情并没有结束,30年之后,隼鸟2号将再入太空,前往另一个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是1998KY。
1998KY同样是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因此也被归类为近地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可以来到地球60万千米的地方。
小结。
小行星是形成太阳系的遗物,因此对于小行星的研究对于了解太阳系的早期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因为有相对较多的反应不灵敏的小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而往往太阳系的一些问题也会在这些小行星的身上有所反映。
因此,对小行星进行探测,不仅可以对太阳系的形成进行研究,还可以对太阳系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
而隼鸟2号作为人类首次将小行星样本带回地球的机器人,2颗隼鸟2号握手为其带来了世界级的光翼。
随着样品的返回,大家也开始为隼鸟2号的下一步计划展开讨论,这次的目标是小行星1998KY。
1998KY的轨道与地球的轨道之间存在交叉,因此它被归类为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可以来到地球1800万千米的地方。
自从机器车第一次占领火星以来,我们对于太空的探测愈发精准。
很多初入太空领域的国家对于从没有进入过的太空领域的探测,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小菜一枚。
人类对于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规划和分配,但是对于整个星球的资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我们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