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国城市中出现了一种新空间--众创空间。
如今创业热潮退却,共享经济来袭,“众创空间”逐渐变成了一种新的办公形态--联合办公空间。
本系列走访了上海三个不同形态、不同背景和不同阶段的“众创空间”:新车间、WeWork、墨迩空间。
本篇将介绍被称为“中国首家创客空间”的新车间。
2008年,“创客之父”Mitch Altman开设了旧金山第一家创客空间,彼时全球的创客空间约有40家。
2010年,新车间在上海成立,被称为“中国首家创客空间”,然而知者寥寥。
2015年,双创政策与“众创空间”被大力推动,沪上媒体纷纷重新聚焦新车间。
2017年,“众创空间”已遍布中国,达到4000余家。
在这股风潮中可见数字增长,然而人与物的面目则是模糊的。
原本被认为是弄潮儿的新车间,如今更像一个潜行者。
那里的人们似乎并没有被剧烈扰动,依然如创立之初时聚在一起做有趣而具体的事情。
新车间是一个了解创客群体与空间互动的绝好窗口。
写字楼丛中的车间在静安寺,穿过琳琅的购物中心和写字楼,能在一栋普通办公楼的底楼找到新车间。
另一个捷径则是穿越一个地面停车场,这种闹市背巷的氛围,与灯火通明以供码字的楼宇孑然不同。
新车间内部的工具墙与工作台。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作者。
在新车间的门口,“中国首家创客空间”的招牌十分醒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标语中的创客空间的英语对应Hackspace(黑客空间)。
这里的黑客并不指科技犯罪者,而是代表了一种高效有创意的风格。
Noise Bridge--这家由Mitch Altman创立的旧金山第一家创客空间,在其官网介绍中开宗明义称自己为“Hackspace”。
在同样的旗帜下,2010年在上海成立的新车间可算是原汁原味的互文。
旧金山第一家创客空间(hackerspace)。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