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总投资200亿!成都钢管厂一区终于等来机会大改造(成都钢管厂一区什么时候拆)

发布:2024-06-24 浏览:70

核心提示:“我住在钢一区”,以前说起这句话的人,脸上会不自觉地露出自豪感。而现在脸上藏不住得意的,是说出,“我住在攀成钢”的人。钢一区和攀成钢,分别位于东二环两侧,一个曾红极一时现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一个则因城市建设现在正大放异彩。这些年,关于钢一区是否改造的留言,在问政四川上就不曾少过。在去年的一次官方回复中,还是得到了“暂未纳入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计划”的答案。截图自问政四川但在今年出炉的《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城市场景机会清单》中,产爷发现,“钢管厂一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赫然在列。项目拟通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特

“我住在钢一区”,以前说起这句话的人,脸上会不自觉地露出自豪感。
而现在脸上藏不住得意的,是说出,“我住在攀成钢”的人。
钢一区和攀成钢,分别位于东二环两侧,一个曾红极一时现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一个则因城市建设现在正大放异彩。
这些年,关于钢一区是否改造的留言,在问政四川上就不曾少过。
在去年的一次官方回复中,还是得到了“暂未纳入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计划”的答案。
截图自问政四川但在今年出炉的《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城市场景机会清单》中,产爷发现,“钢管厂一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赫然在列。
项目拟通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特色街区打造、老旧院落改造,优化提升钢管厂一区片区人居环境,总投资200亿元。
截图自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城市场景机会清单钢管厂一区城市更新范围钢一区,终于等来了属于它的一场焕新。
从“富有王国”到“城中村”说起钢一区,那就不得不提成都无缝钢管厂。
成都无缝钢管厂建于1958年,是彼时中国唯一一家大型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据悉,演员刘晓庆、《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等不少名人都在无缝钢管厂工作过。
那年月,能在钢管厂有一个位置实在让人羡慕。
90年代改制,无缝钢管厂被攀钢集团兼并,成为攀钢集团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后来又和青白江的成都钢铁厂联合重组成立了现在的人们口中的“攀成钢”。
2006年,攀成钢最后一根工厂的烟囱倒下,老无缝钢管厂彻底在这片土地上消逝。
资料图钢一区是成都无缝钢管厂众多福利区中的一个,位于二环内的黄金地段。
曾经的成都无缝钢管厂有六个生活区,钢一区到钢五区位于双桥子、万年场片区,钢六区在十陵。
他们自成一方天地,有自己的职工宿舍、俱乐部、电影院、职工医院和子弟学校。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生活区也在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崛起中,被渐渐掩盖了起来。
临时搭建的棚户、杂乱的环境、破旧的房屋……不少年轻人都走了出去,留在这里的,如今更多是老人和一些租客。
钢一区也不例外。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钢一区,前前后后也修补过几次,但依旧摆脱不了老小区的烦恼。
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演进,提升老城区的活力,必然需要新的提案。
200亿!如何改造?机会清单中显示,将投资200亿对钢一区进行改造。
但究竟会怎样改,具体方案目前并没有公布。
因此,观察一些具有相似性的区域城市更新案例,或具有一定的意义。
为此,产爷选取了广州永庆坊和上海田子坊进行剖析。
01.古老与现代碰撞的永庆坊永庆坊(摄影师 卢文)永庆坊位于广州荔湾区恩宁路99号,恩宁路早在1931年已建成,曾经是旧时代广州西关地区最繁华的一条街。
李小龙祖居、八和会馆下属的粤剧武打行銮舆堂都坐落在这里。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崭新的CBD崛起,永庆坊逐渐老去,很多年轻人纷纷离开了老旧的骑楼和西关大屋,住进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后来,永庆坊启动了改造,按照“三区九景,魅力西关”的蓝图分两期开发。
在改造过程中,一方面,保持原有建筑的外轮廓不变,对建筑立面进行更新、保护和整饰,强化岭南建筑整体风貌特色,保留岭南建筑民居的空间肌理。
另一方面,很多时尚活泼的元素也被添加到这个古老的街道中。
永庆坊改造前后对比项目一期定位“广州文创休闲新地标”,有很多保留的历史建筑,比如李小龙故居、詹天佑故居、八和会馆等。
围绕“破解老城区空心化困局”的思路,项目先后引入了旧物仓·一桌广州等30多家特色商业,活字印刷体验馆等20多家创意办公,以及4处精品民宿,以仅约0.7万㎡的空间,为老城区焕新给出了综合解决方案。
改造后的一期已在2016年开放。
永庆坊2018年,永庆坊二期启动,改造面积相当于一期的10倍,这也让永庆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二期,有全新进驻的书店、人气餐饮、酒吧等业态,与一期形成差异互补,越来越多人逛永庆坊,与此同时,人们在永庆坊停留的时间也在延长。
古老和现代的碰撞,是永庆坊的一大亮点。
改造后的永庆坊,在保留老广州西关韵味的同时,又注入了浓厚的现代文艺气息,建起了玻璃会议室、咖啡屋,引入了众创办公、创意产业……不少年轻人也再次回到了这条焕然一新的老街。
02.从工厂住宅到混合型社区的上海田子坊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田子坊,有人说它是“青年小资”和背包客的天堂,有人说这里浓缩了老上海生活的气息,也有人将其归为魔都必去的景点之一。
如果把时间倒退回二三十年,途径这里,你一定想象不到它竟然是现在的田子坊。
现在高楼耸立的日月光中心,当时还是一个等待被拆迁的危楼,无人受理无人居住,而田子坊也还是一个工厂的仓库和宿舍。
田子坊项目启动于20世纪末,彼时,街道官员主动向区级政府申请启动街区更新项目,获批后成立区级艺术节管理办公室,实行项目制专项管理。
充分调动资源,与投资者及艺术家合作,低价租下大量闲置厂房,以文化为导向,通过街区历史挖掘、文化命名及设施改善等方式,吸引大量艺术家及原创工作室入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雏形。
2008年,随着知名艺术家纷纷入驻、中外游客盈门,田子坊名气越来越大,房租越来越高,发展之势不可阻挡。
区政府正式成立田子坊管委会,出资改善基础设施,补充完善了规划用地调整、住房用途调整等一系列规范化程序。
至此,田子坊街区从一个不在保护之列的二级旧里,变成了上海唯一一个石库门“AAA 级景区”。
在田子坊独具上海特色的里弄里,各类精品小店、酒吧、文创工作室等挤挤挨挨,在窄小的弄堂里迎接着中外游客。
老上海居民区、文创产业区、景区,三区合一的混合型社区在田子坊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田子坊的街区更新项目并非大拆大建的成片改造模式,而是兼顾了城市文脉、产业创新、居民利益、渐进的“软”改造模式,最大限度地保留田子坊区域的原生态。
据统计,有80%以上的家庭和居民参与田子坊的创造,成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不少创业者也从田子坊起家,创出了自己的品牌。
田子坊的成功也被认为是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和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作用下结合的典范。
“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全面实施“幸福美好十大工程”,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走在攀成钢,仿佛这里除了高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当想给子孙、外地朋友讲讲成都工厂史,钢管厂生活区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去处。
因此,在探索区域重生和复兴,切实有效地提升街区内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钢一区也可以尊重原生态面貌和空间尺度,让曾经流行的再流行起来,在保留一些老旧商业比如特色餐饮的同时,也引入适合自身气质且具有生命力的新业态,比如休闲娱乐等在城市中心具有更高盈利能力的产业……对于钢一区的城市更新,你又有怎样的期待和建议?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图片记忆:2002年的成都无缝钢管厂(成都无缝钢管厂航拍图)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