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间故宫 画里宏村 中国网图片库杨东摄宏村,古称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
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著名景点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
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
广东:世界文化遗产——侨乡碉楼鈱石楼。
中国网图片库朱炳照摄侨乡特色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主要集中在侨乡广东台山市和开平市,其中开平碉楼以其集中程度而闻名。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山东:胶东半岛威海荣成的海草房。
中国网图片库刘玉平摄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
它主要集中在我国胶东半岛荣成地区。
目前,在荣成烟墩角村尚保存50多幢有2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
2006年,海草房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并成为今年公布的山东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发现”之一。
凝固的旋律:福建土楼。
中国网图片库郑跃芳摄福建土楼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是历代客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风格奇异的的土楼散布在闽西南和闽东南一带,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
福建土楼的造型花样较多,主要由圆、方、半圆和椭圆等,古时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尤其是圆具有天空的神力,给人们带来万事顺吉、子孙团圆。
福建土楼具有很高的民间建筑艺术价值,同时其特有的命名,赋予了它们这些建筑更多的内涵和灵魂,许多意味深长的名字使得土楼更加具有艺术的独特性。
福建土楼是客家人引以为自豪的建筑体,因为这是他们智慧和汗水的完善结合,土楼不仅让客家人安居乐业,更向世人展示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福建:世遗在中国——“东方古城堡”福建田螺坑土楼。
中国网图片库肖远泮摄2013年10月6日,福建漳州,世界文化遗产——南靖田螺坑土楼,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
福建土楼,集中在南靖、永定等地,总数约三千余座,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
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扇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前方后圆形方圆结合形等,并且拥有最大、最高、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楼和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的土楼群,号称“土楼王国”,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贵州:王者之城——铜仁苗王城,石砌的街巷。
中国网图片库刘国兴摄贵州铜仁松桃苗王城建于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民长官司驻地。
宣德至嘉靖年间经苗王石各野、龙达哥、吴不尔、龙西波、吴黑苗等长期经营逐步成为腊尔山区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
贵州铜仁松桃苗王城景区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为东城和西城。
原有城墙2000余米,顶宽四尺,底宽六尺,高九尺。
有4个城门,城内有11条巷道,巷道内有11道寨门。
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歪门邪道”的建筑风格等等不仅具有一定的战争防御能力,而且体现了较高的建筑水平。
是湘、黔、渝边界上至今保存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苗疆古城,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贵州:从江县加榜苗寨民居。
中国网图片库张旭摄贵州从江县加榜苗寨民居,典型的黔东南苗寨建筑----苗族木结构吊脚楼。
依山傍田,质朴宁谧,这种半楼半地的“吊脚楼”,当地人称之为“楼房、半边楼”,坡屋顶、穿斗式构架。
这种形式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占地等方面有优于其他建筑,因此得以沿用至今。
江西婺源:大鄣山乡石城村粉墙黛瓦的徽派古民居。
中国网图片库朱国平摄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江西省婺源:篁岭村的徽派古民居。
中国网图片库施广德摄湖南:凤凰沱江边上的苗家吊脚楼风姿。
中国网图片库丁卫摄苗族,土家族多居住在山区,坡度较大。
建房时都喜欢建造有古色古香的吊脚楼。
这种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
拉杆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
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底端常雕绣球,金爪等各种形体。
吊脚楼一般两层,楼上楼下铺楼板,楼上开有窗户,通风向阳,窗棂刻有双凤朝阳,喜鹊嗓梅,狮子滚球以及牡丹、茶花、菊花等各种花草,古朴雅秀,既美观又实用,很有民族住房的特色。
到过苗乡土寨的外地人说:“苗乡美”“土乡美”,美就美在吊脚楼。
在凤凰沱江边上的吊脚楼,却另有一种形式和情趣。
清澈的沱江水从城中穿流而过,清如罗带,宛若恬静的淑女。
吊脚楼悬于沿河两岸,亘根木柱撑起一栋栋小巧玲珑的房子,撑起了一个个甜蜜温暖的家庭。
这种吊脚楼,依山傍水,沿江连绵不断。
从窗口闪过的张张笑脸,又不禁使要想起沈老先生笔下黄昏薄暮中的吊脚楼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