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泰戈武道马老师发微博称:中国的擒拿术在古代一般都是公门(就是现在的公安啦)里的人比较擅长,也叫捕捉术,主要是用于捉拿贼盗。
公门擒拿就发展出来两种方法:缓法和疾法。
缓法对付那些不太凶悍的贼盗,只要拿住他,不使逃脱就行了。
疾法就是对付那些比较凶悍的歹徒,拿不下来就要施疾法伤其局部,用疾劲捏其喉结,扣其眼珠、鼻翼,或将其骨头从关节腔里扯出来等等,或致其晕厥,甚至直接致命。
拳谚有曰:擒拿加摔跤,空手能夺刀。
古人把带摔的擒拿叫“大擒拿”,把不带摔的擒拿叫“小擒拿”。
借着马老师这个话题,咱们来聊一聊中国古代的擒拿法。
擒拿,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家长长辈练过几年功的,总会几招擒拿。
擒拿术,可以让你在受到攻击的时候,瞬间牵制住对方的攻击,并且反过来控制住他。
缓法就是控制住歹徒就可以了,疾法就是对其进行攻击,甚至对歹徒造成伤害。
那么,常见的擒拿术有什么呢?1、分筋错骨手(又名沾衣十八跌)由明朝成化年间武当紫霄官玄真道士、江湖圈内称为“玄剑神掌”的玄剑子元贞道长所创。
2、格斗技巧主要是攻击人体比较脆弱的几个部分,利用杠杆原理,用巧劲发挥出大力量。
主要是四个部分:掀腿压颈、抱腿跪裆、击腹别臂、甩腿踹腹女子可以学一下。
记住一点,所谓擒拿就是攻击人的要害部位,攻击反关节(比如掰手指头,正常应该是内弯,反关节就是向外掰手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