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鹦鹉洲”地处武汉市汉阳区。
相关传说三国时名士祢衡一身傲骨,因不满曹操的为人,称病拒绝召见。
曹操怀忿,但碍其才名不便杀之,罚作鼓吏。
祢衡则当众裸身击《渔阳三挝》骂曹,鼓音殊妙,深沉辽远,反将其羞辱了一番。
于是曹操借刀杀人,遣祢衡到刘表处。
刘表不愿落骂名,转荐给江夏太守黄祖。
祢衡和黄祖的儿子黄射非常要好,常常在一起玩耍作乐,饮酒赋诗。
那时候,长江中有一座江心洲,洲上一片荒芜,杂草丛生,野兔出没。
有一天,黄射邀请祢衡到江心洲上去打猎饮酒。
江夏太守的儿子请客,又选在长江当中的沙洲上,去的人不少,有的人还带着歌伎、美女打算痛痛快快玩个够。
那天,一位名叫碧姬的歌女斟了满满一盅酒棒到祢衡面前说:“久闻先生清高的美名,只恨没有缘分见到你,今天有幸,希望先生满饮此杯,别嫌我卑贱低微。
”祢衡没想到在酒场上遇到知己,很受感动,按过洒杯一饮而尽。
正在笑闹的时候,有人将一只羽毛碧绿的红嘴鹦鹉献给黄射,黄射高兴地又将鹦鹉奉给祢衡说:“这只鹦鹉转送给你,但是你要写一首咏鹦鹉的文章,让今天参加宴会的人欣赏欣赏。
”碧姬一听,马上挽起袖子磨墨。
祢衡是个有名的才子,才华过人,只因生在乱世,才智不得舒展,所以一直心存怨恨。
今天他见了鹦鹉,不禁触动心事,便借物抒怀,一挥而就写了一篇《鹦鹉斌》。
那赋的意思是说:鹦鹉是一只神鸟,可是没有人认识它,只把它当作笼中的玩物。
祢衡写完赋后,又把鹦鹉转赠给了碧姬,以表达同病相怜的情意。
后来,这篇《鹦鹉赋》被黄祖看见了,他怕祢衡以后得志对自己不利,就借故把他杀害了。
黄射把他埋葬在江心洲上。
碧姬穿一身重孝,带着祢衡转赠给她的鹦鹉来到洲上,哭倒在祢衡墓前,表示愿意随他的灵魂一起飞去。
她哭够了,就一头撞死在墓碑前。
那只鹦鹉彻夜哀鸣,第二天,人们发现鹦鹉也死在墓前了。
江夏城里的人们集资为碧姬修了一座坟墓,把鹦鹉也一同葬在洲上,从此,人们就叫江心洲为鹦鹉洲。
后来,到了明成化年间,鹦鹉洲沉入江底。
可是三百年后,汉阳南门外江边又升出一个新沙洲,人们在沙洲上发现了碧姬的尸体,那只鹦鹉已经变成了一块绿色的翡翠石。
这只翡翠鹦鹉被地方官拿去献给了乾隆皇帝,乾隆便将汉阳南门外的新沙洲,重新命名为鹦鹉洲。
鹦鹉洲历尽沧桑,然而斯人的浩然正气长存于天地,倾倒历代文人名士。
这种风气在唐代尤甚。
继崔颢之后,李白对鹦鹉洲多次吟唱。
其一生坎坷,虽有超人才华而不容于世,经历与祢衡相似。
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登岸触景生情,挥毫写下《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意犹未尽,又登高赋《望鹦鹉洲怀祢衡》,“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一时翰墨流芳,来鹏《鄂渚除夜书怀》,“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
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
”孟浩然对江酹酒,“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看江中鹦鹉洲。
”温庭筠挥散《西洲曲》……苏东坡被贬为黄州提刑,游黄鹤楼,长江、汉水波涛滚滚,鹦鹉洲芳草萋萋尽入眼底。
登高夜泊,诗人联想自己的不幸,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一气写下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以及《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清代,鹦鹉洲曾一度被称为补粮洲(补课洲)。
嘉庆间(1796一1820)将补课洲改名鹦鹉洲,并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了祢衡墓。
墓为石建,方形,额题“汉处士祢衡墓”,甚为古朴别致。
鹦鹉洲从清同治年间起,已渐渐与汉阳江岸连成一片了。
旧中国,它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竹木市场,居民多为做木材生意的湖南人。
如今,它不但是长江上最大的竹木转运站,而且是武汉市的新兴工业区和对外贸易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