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半年,86岁的江欢成再次踏上了回家路。
上一次,江欢成是回来参加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这一次,是参加2024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
出走半生,难忘家乡。
江欢成1938年出生于梅江区城北镇,1951年到1957年他就读于梅州中学,1957至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中国建筑设计大师,成功设计了上海东方明珠塔、印尼雅加达塔、上海金茂大厦等地标建筑。
曾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十大建筑科技明星、全国科技大会奖、詹天佑奖等。
4月28日,江欢成一早从上海飞往广州,再由广州飞往梅州,一路遭遇雷雨极端天气影响,航班延误,抵达梅州已是傍晚时分。
到达酒店连行李箱都来不及打开,简单晚餐后,又坐上汽车,奔赴几十公里赶往老校长何浩华的家。
在老校长家里,江欢成等人拍着手、唱响了生日歌,为百岁老校长庆生。
几人有说有笑,深情回顾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念母校、感念恩师。
“67年过去了,梅州的一草一木我都感到亲切,布惊子、萝卜苗茶……令人难以忘怀。
”4月29日,江欢成走进五华水寨中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感恩客家文化,合力客都振兴”的精彩演讲。
“感恩”“合力”,是江欢成在演讲中着重强调的两个词,作为一名从梅州走出去的工程院院士,江欢成感恩客家文化的滋养,期盼与各界人士一同合力推动世界客都的振兴。
在演讲中,江欢成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讲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讲到在梅州中学求学的经历,讲起母亲教给他的儿歌,讲起了客家美食、风俗、建筑……这些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影响了江欢成的一生。
“我在家乡生活了19年,在外面生活了67年,感觉客家文化对我的影响要超过外面的67年。
”江欢成说,“我爱客家文化、自信客家文化,它教育我如何做人做事,实现人生价值。
”问起梅州,讲起客家,江欢成总有说不完的话,但同时梅州也是江欢成的意难平。
他认为尽管近年来梅州进步很大,但仍处于贫困之中。
梅州地处山区,发展受到制约,突破口在哪里?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兴则客都兴。
江欢成认为,梅州要以文化为基,实业突破。
“围龙屋是梅州有待开发的宝,荒废了实在可惜,可以把围龙屋做成体验式、沉浸式民宿,让游客钓鱼采莲摘菜划船,兼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
”江欢成说,梅州发展旅游业是不错的选择,但要在开发和服务上下功夫。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为建设美丽梅州、文化梅州、高品质梅州,后生仔、细佬哥一起加油!”在五华水寨中学、平远坝头学校宣讲时,江欢成鼓励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树立远大理想,为将来投身世界客都建设做好准备,他期待学子们不断突破与创新,后来居上。
策划/统筹 张盛良 唐林珍南方+记者 魏丽文【作者】 魏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