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建设工程施工人员陆续返岗,施工现场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区域。
如何一手抓复工复产、一手抓疫情防控? 3月6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施工现场复工防疫指南》,明确食堂、厕所、淋浴房等场所也得推行“1米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施工现场复工防疫指南》从实名制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如何管、施工现场办公区如何管、生活区和施工区怎么管等十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指导。
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指南》提出几大原则:首先,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分界明确,减少各区之间交叉。
其次,错时错峰工作,每日出入登记,并测量体温。
每人办公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彼此保持1米间距。
第三,对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食堂、厕所、茶水间、淋浴房等场所按照相关防控指引做好防控工作,推行“1米线”安全措施。
第四,延长供餐时间,实行错峰就餐。
严格限制人员外出就餐和食用流动商贩外卖餐品。
施工区就是建设工人的作业面。
《指南》中提出,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将同一居住区域、同一分包单位(或班组)的作业人员安排在同一施工部位、工序或时段,尽量避免交叉作业。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每三天对辖区内复工工程疫情防控情况和安全生产情况实施全覆盖检查指导一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对全市复工工程中重点工程实施巡回抽查指导。
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住建部门将责令施工项目立即整改并依法处理;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整改,并通报批评和曝光。
与此同时,对违反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瞒报、谎报、漏报、迟报疫情防控信息,以及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造成施工现场疫情扩散传播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纳入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系统信用评价体系管理,暂停在京投标。
北京市住建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