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
一、典籍摘要1、《中药大辞典》:“刺梨果健胃,消食。
治食积饱胀。
”“刺梨根健胃,消食,止泻,涩精。
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
”“刺梨花甘,平。
止泄痢。
”2、《中华本草》:“刺梨果甘;酸涩。
归脾;肾;胃经。
健胃;消食;止泻。
主食积饱胀;肠炎腹泻。
”“刺梨叶酸、涩;寒。
归肺经。
清热解暑,解毒疗疮,止血。
主痔疮,痈肿,暑热倦怠,外伤出血。
”“刺梨根甘酸;平;无毒。
归脾;胃;肝;肾经。
健胃消食,止痛,收涩,止血。
主胃脘胀满疼痛,牙痛,喉痛,久咳,泻痢,遗精,带下,崩漏,痔疮。
”3、《贵州民间方药集》:“刺梨果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
”“刺梨叶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
亦可煎服。
”“刺梨根酸涩,平,无毒。
健胃止痛,消食去胀。
治久咳,久痢。
”《四川中药志》:“刺梨果解暑,消食。
”“刺梨根治痔疮,牙龈肿痛。
并能发乳,止遗精。
”5、《草木便方》:“刺梨叶疗疥,痈,金疮。
”“刺梨根甘酸,涩止痢,治牙痛,崩带。
”6、《分类草药性》:“刺梨根味苦。
止泻。
治喉痛,吐血,红崩,白带。
”7、《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梨根消食健脾,收敛止泻。
用于食积腹胀,痢疾,肠炎,自汗盗汗,遗精,白带,月经过多,痔疮出血。
”“刺梨果解暑,消食。
治维生素C缺乏症。
”二、现代研究成分:根、茎均含鞣质。
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19.75%。
又含维生素B2,4%;维生素P,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