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在上学的朋友,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黑板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要叫做黑板呢?作为一个90后,正合君可谓是经历了黑板的整个演变过程,小学时,用的是木质的黑板,后来慢慢的就换成了绿色的黑板,再后来到了高中大学,黑板开始变得高科技了起来,有折叠的带显示屏的,带投屏的等等,不过用来写字的黑板确实都变成了“绿板”,这是为什么呢?先说说黑板产生的历史背景。
黑板起源于18世纪,那时纸和笔墨很贵,并且不能重复利用,老师们在上课时都会用可擦写的板岩或上色木板来写字教学,学生们也会拿着同样的工具上课,这些板岩或上色木板就是黑板的前身。
而在我们国家,一直到正合君小时候,那时用于教学的黑板基本都是用涂料涂黑的木板,取材和搬运都很方便,有些地方也会直接在墙上抹水泥,这些黑板虽然能用来教学写字,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就是容易反光,随着外面太阳移动,总会有一些位置的同学会看不清黑板,并且黑色的黑板看久了非常容易眼疲劳,一天一天的上课下来对眼睛的伤害还是蛮大的。
另外,由于材质问题,黑板表面并不平整,经常会擦不干净,在上面留下粉笔灰,再写字就很难看清,再加上潮湿、温度等原因,木质黑板用久了会发生变形、开裂、掉色等问题,刷在墙上的黑板也是如此,并且味道也不好闻。
黑板对于上课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怎么才能更好用、更清晰、更耐用,就开始有人进行了研究改良,绿色塑料黑板也被人研究出来,它改进了原先黑色黑板的许多缺点,首先就是对眼睛的保护,绿色相对柔和,对人眼刺激较小,反光问题也得到了大大改善,以前就有人告诉正合君,如果感觉到眼疲劳可以尝试眺望远方,看一些绿色的东西缓解。
除了颜色的改进,其材质上也变得经久耐用不易变形开裂等,在寿命上得到了大大的延长,慢慢的绿板逐渐取代了黑板,在从小学到大学得到普及,但由于黑板的来历,名字一直没有改变,并且如今黑板也成了一个专用名词,用于上课的板子不论黑、绿、白或者其他都被叫做黑板。
说了黑板的问题后,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粉笔。
满满一黑板的字,擦了写,写了擦,时间长了即使再注意时间长了也会吸入不少的。
“粉尘肺”已经成为了不少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病。
为避免这个问题,很多大学或机构开始采用了“白板+白板笔”的组合,这种组合在色差上来说黑色字在白色板子上更加显眼,也不会被粉笔灰困扰,但缺点也随之而来,开灯时白色也很容易反光,虽然没有粉笔灰了但是白板笔的味道也很重,油性笔在光滑的白板上写字画图也不容易写画标准。
现如今,随着科技发展,一些科技也被应用在了教学上,许多学校开始采用“智能交互黑板”,这种设备采用红外或电容触控技术,集传统黑板、大屏显示、触摸互动、OPS、电脑、物联网、音响等设备融于一体,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的很多问题,从交互到显示效果到使用等都更加出色。
不过正合君比较担忧的是如果单纯采用这种设备,在停电时可能就没法上课了。
更多有趣内容关注公众号“正合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