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认为,目前涉及古人身高的资料有三类可做考证,包括传世资料、出土文字资料和考古人类学资料。
传世和出土文字资料记录的是个体的身高,代表了当时普通人的身高。
另外,考古人类学资料是对古人遗骸的测算有两种:一是对完整肉体或骨骼的直接测量,一是对残存的上肢或下肢骨骼的测算。
后者应该会有些出入。
科学家认为,华夏居民身材从化石人类到新石器时期过度时有了明显的增高,与现代中国基本相似,北高南低,同时东高西低。
综合看,影响人体身高变化主要包括,外来人种的融入、营养水平、基因变化、度量衡在当时的统一水平等。
首先根据河南青台原始社会遗址人骨的研究得到结论,中华民族原始社会人的身高总体来说比现代人要矮5-10厘米。
也是我们了解是各朝代最矮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汉书》中记载,项羽身高“八尺二寸”,换算下来身高接近1.9米。
这在当时属于较高水平。
孔子身高大约是1.97米。
而在南方地区,湖南出土的战国男性骨架长1.58米,湖北西汉男尸身长1.63米,山西汉墓出土的男性骨架为1.84米。
当年,身高较高的有89%的人在北方,特别是山东地区。
三国西晋时期古人身高普遍高大。
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就是1.82米。
诸葛亮,身高八尺,就是1.94米。
关羽,身长九尺,就是2.18米。
考虑这一时期人类的身高较为高大,但不排除度量器材中存在一定的出入。
另外,《三国演义》中的文学描述也影响了人们对这一时期人类高度判断。
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人也较高,南朝宋武帝刘裕,身高七尺六寸,就是1.86米,他的母亲刘安是沭阳人。
他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长七尺五寸,就是1.84米,看样子是遗传,父子差不多高。
大多数人,都是把“七尺男儿”放在南北朝时代来计算,合1.72米。
唐朝时期古人身高有很多考古证据,因此,关于人类高度的判断较为科学。
李白有1米74。
唐太宗的老婆韦贵妃韦珪,考古量了她的尸骨,身高居然是1.90米,由此推断,唐太宗应该还是很高的。
专家根据武则天留下来的金简推断,这个武皇帝,身高大约是1.67米。
宋元朝时期,岳飞身高1.73米。
武松身高八尺,这样合2.4米多。
应该是掺杂了文学想像的成份。
武大郎身高不满五尺,大概1.57米,并没有舞台戏剧演绎的那么矮小。
当时宋朝最为精锐的“首都卫戍部队”要求身高1.8米多。
与现在我们的仪仗队要求有些类似。
清朝是一个特殊时期,由于战乱杀戮和近亲结婚,这一时期身高相对较矮。
但这一时期有明确记载,因此身高最接近真实。
以下表格是根据考古学家和科学家的测算进行的总结,供参考。
中国古代各朝代身高一览中国古代名人身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