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和平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兆丰路是跳不过的话题,这里是和平区最大面积的棚户区,社区内全是典型的租界殖民时期的老三楼,没有厕所和厨房,楼梯全是木质的结构,楼间距十分窄小,楼梯是从一楼到三楼同样十分窄小。
就是这种环境的楼道,仍然堆满了杂物和废弃的自行车之类的,无从下脚。
嫩江路楼梯房间内部结构更是拥挤不堪,大部分都是一居室,使用面积十几平到二十几平不等,为了满足一家人居住条件,很多家庭都在楼道处,或者厨房私搭乱建,做个木质床铺,搭个帘子,就是一间卧室。
老楼外部都是能住和平区的都是有钱人,其实这句话在兆丰路这里并不适用,尤其是现在坚持居住在这里的居民。
相信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改善条件,住在这种上百年的房子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但是一切的转折点在今年即将改变,随着嫩江路城市更新的开展,兆丰路就成了区里下一个着手开发的是老旧小区。
嫩江路改造图兆丰路地区的改造原则就是"原拆原建",这片地区将会分成重建区和保留区两个部分,重建区主要还迁现有居民,保留区则是承建其他的商业属性,据目前了解这里的方案修正还在研讨,确定的就是不会有太高的建筑。
兆丰路图重建区建好的房源,按照1:1的方式进行分配,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算是赠送,基本上都保持在5-10平米左右,现有的规划有一室和两室可以选择。
按照现在这里楼房的平米数,二十多平都算大的了,所以新建之后的两室面积也基本上就是这些,不过房屋的布局、采光肯定要比现在的强很多。
还有就是新建房屋,极有可能会有伙单的存在,像极了现在市里其他地方的伙单楼,但是能保证厨房和厕所是独立的。
兆丰路兆丰路的这种城市更新的模式如果能成功的话,对于天津的老楼改造是标志性的,市里其他的老楼,基本上都处于繁华地区,无论是交通还是生活服务都是环城地区没法相比的。
像红桥的幸福里,河东的文宫里等等。
这种以原拆原建为原则,多出的部分进行商业开发的思路,非常符合市里城市更新的现状。
既满足了本土居民故土难离的需求,又能减少拆迁带来的资金压力,可谓一箭双雕,天津的各处老楼,未来必将成为一处处新的经济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