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少帅》这部电视剧很火,剧中表现出了真实的张作霖和张学良。
作为两代奉系的代表,他们的天津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我们熟知的奉系人物在天津旧居有:张学良旧居,和平区赤峰道78号(地震受损)(二夫人谷瑞玉名下);张学铭旧居,和平区睦南道50号。
许澍旸旧居(张作霖四夫人)和平区睦南道11号,张寿懿旧居(张作霖五夫人)和平区睦南道57号(拆除重建);张作相旧居,和平区重庆道4号;汤玉麟旧居,河北区民主道40号;鲍贵卿旧居,河北区平安街81号;米春霖旧居,长沙路93号(拆除)。
张学良旧居今昔对比今天我们要说一说剧中的一些人物在天津鲜为人知的聚集地----兆丰路。
这一成型于上世纪10年代,位于法租界西南端的建筑群,被区政府以“棚户区改造”的名义公开招标,一时间也引得群众议论纷纷。
那么这一地区住过哪些奉系人物?1. 张学良的把兄弟鲍毓麟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少帅》中,有一位张学良的把兄弟特别引人注目,他可以说是张学良最信任的人----鲍毓麟(1897-1995)。
鲍毓麟旧居位于兆丰里8号,虽然看上去很不起眼,但这里住的人,却有着十分复杂的人际关系。
鲍毓麟说到鲍毓麟,需要先从他叔父说起,他的叔父鲍贵卿(1967-1934),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参与小站练兵,曾任黑龙江和吉林督军、陆军总长等职。
鲍贵卿与张作霖不仅是幼年好友,又是儿女亲家,张作霖的长女张首芳(张冠英)嫁给鲍贵卿之子鲍英麟。
有了这层关系,鲍家与张家结成了紧密的关系。
兆丰里8号(摄影:王辰)鲍毓麟与张学良从小一起长大,又是东北讲武堂一期的同学,所以他们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
1927年张作霖自任陆海军大元帅后,鲍毓麟被任命为北平戒严副司令(张学良为司令)。
1928年张作霖返回沈阳时,让装备精良的鲍毓麟四十七旅留守北京。
1930年,张学良再次入关后,鲍毓麟任北平市公安局长,1932年兼任警官高等学校校长。
1934年鲍毓麟离职经商,1935年4月16日授予少将军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鲍毓麟来到天津租界。
1954年被任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判处4年监禁,出狱后一直居住于天津,曾任天津文史馆馆员、民革成员。
1982年撤销原判,按起义人员对待。
1984年移居美国。
1995年3月9日病逝。
鲍毓麟的儿子鲍世奎,娶了张嘏臣(天津旧居在湖北路57号)的次女张允华为妻。
如果按照辈分算,张允华应该算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堂姐。
鲍毓麟将女儿鲍贞媛嫁给了一位叫做唐次虞的医生。
1947年,鲍毓麟的外孙女唐美丽出生。
唐美丽20岁从台湾来到香港,取了一个后来“名震全球”的艺名----丁佩,1973年,功夫巨星李小龙暴毙于丁佩寓所,成为她一生中的转折点,其中的纠葛至今还被人当做话题。
丁佩,原名唐美丽2. 张作霖遇袭的见证人温守善兆丰里,建成于上世纪10年代末,由天津著名的两家著名的金店“恒利”和“天宝”合资建房,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
兆丰里9号,是有特色但十分低调的联排别墅之一,这里也曾住过一个十分低调的人----温守善。
温守善生于1901年,为奉军军校尉处长,寸步不离张作霖。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他正在身边。
兆丰里9号(摄影:王辰)1928年6月4日凌晨,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离开皇姑屯车站,那节车厢中只有张作霖、吴俊升和温守善。
张和吴都望着车窗外熹微的晨光和青绿的庄稼,边看办谈。
正当这列专车穿行于日本人控制的南满铁路和中国的京奉铁路交叉点时,一声巨响,烟尘滚滚,砂石纷飞。
正好把这节列车炸的粉碎。
吴俊升头部扎进一个铁钉,躺在车角当场身亡。
张作霖被炸出约三丈远。
温守善也受伤,被尘土和碎板碎铁皮压在下面,急忙爬起来到张的跟前。
张作霖当时没死,内伤是看不见的,咽喉处有很深的一个窟窿,留了很多血,污染领襟,温守善用绸子手绢给堵上,由温守善和张学曾把张作霖抱到赶来的齐恩铭的汽车上。
看样子非常难过,已经神志模糊,当时还能说话,他第一句就问温守善:“逮住了吗?”温诳他说:“逮住了!”张继续问:“哪的?”温说:“正过问呢!”张说:“我到家看看小五。
”接着又说:“我尿一泡尿,尿完我就要走啦!(意思是离开人世)”回到大帅府后,因伤势过重,不久便停止了呼吸张作霖被炸现场此后,温守善离开奉天到天津疗伤,低调地隐居天津。
在晚年90多岁高龄时,温守善与张家的瓜葛却因为“张作霖九儿子”一案,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现在,温守善后人仍居住于天津。
3. 早逝的两位奉军将领韩麟春和姜登选兴义里建于1920年,30-36号为联排建筑,宏伟壮观的外表,凸显着与周围建筑的不同。
这里曾经住过两位关系极好,但又英年早逝的奉系将领韩麟春和姜登选。
兴义里(摄影:王辰)韩麟春(1885-1930),辽宁辽阳人,自小成绩优异,1904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190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学校第六期炮兵科。
回国后,任陆军讲武堂教务长,还曾研制出“韩麟春式步枪”。
1921年鲍贵卿任陆军总长时,韩麟春为陆军次长。
1922年来到张作霖账下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在他的严格管理和操办下,东三省兵工厂成为当时中国技术水准最高的军事工厂。
1925年郭松龄反奉失败后,韩麟春被任命为第四方面军军团长,与第三方面军军团长张学良结成联合军团。
1926年8月21日,韩麟春被授予将军府麟威将军的称号,同年12月晋升为上将。
1930年1月韩麟春在奉天病逝,时年46岁。
姜登选(1880-1925),直隶南宫人。
早年官费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
归国后,一直在奉天巡防统领朱庆澜手下任职。
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
此后,随朱庆澜任职黑龙江、广东等地任职。
1922年,归属张作霖,任奉军总参议,并与韩麟春一起对奉军的精锐化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姜登选和韩麟春被任命为奉军第一军的正、副军长。
但此时,在作战和人事问题上,姜韩二人与郭松龄产生严重对立。
1925年11月,郭松龄起兵反叛张作霖。
姜登选乘车回奉天途中经过滦州,欲与郭会面,反被扣押。
郭力劝姜合作反奉,却被大骂。
姜历数郭叛上谋友之罪,被过郭下令处死,时年46岁。
郭松龄兵败后,韩麟春亲自为姜登选坟迁回原籍厚葬。
当开棺时,只见姜登选的遗骸双手绑绳已松,棺内木板遍布爪痕。
原来,姜登选被枪击,其实并没中要害,而是被闷死在棺中。
见者无不垂泪!姜登选4. 北平与天津市长王韬紧挨着兆丰路的锦州道175号与177号,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
张学良帅东北军入关后的第一任北平市长王韬曾居住于此。
王韬王韬(1881—1948),原名王延焘,山东烟台福山人,出身仕宦家庭。
上海电政学堂毕业,曾任驻长崎领事馆英文翻译官,河南西平、河北密云等县县长。
1930年,张学良入关后,王任北平市财政局局长,旋代理市长。
1933年10月2日任天津市市长。
1934年11月卸任。
1948年1月在天津病逝。
其前任于学忠,继任张廷谔。
王韬坚守民族气节,为官廉洁奉公,《益世报》在1948年1月其过世后报道:“(王氏)卸任后即寓居津门,其后津市沦陷,敌日迭次胁迫出山,均洁贞坚拒。
胜利后以老疾缠绵,迄今未愈,去岁中南报会发起为之募捐,终于延至昨日不治弃世,享寿六十八岁。
王氏为宦多年,两袖清风,几至无以为殓,身后至为萧条。
现正由旧属料理后事。
”一条短短的兆丰路却隐藏着如此众多的奉系人物,让我们不禁感叹,历史就在身边。
(图文:鲍达 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