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经过约2亿年的漫长演化,为了最大限度地适应生存环境,现存的木本被子植物(有花植物)大多形成了一年开花一次的最优生活史对策。
然而在人工栽培的园林中,花朵作为最主要的观赏生物学性状,一年多季开花则是观赏花木育种追求的重要目标。
除了我们熟知的月季、四季桂、杜鹃品种,在花木中,跟我们市花白玉兰同科的姐妹中也有这样的多季开花植物——新含笑。
1985年,四川省林科院科研人员在湖南山林中开展植物引种时,发现了一种木兰科含笑属自然变异植物,在当地能够稳定地春、秋两季开花,花大洁白,花量繁盛,芬芳馥郁,观赏性极佳。
因与含笑属其他物种皆不相同,四川省林科院将其定名为新含笑并向全国多地开展推广应用,目前新含笑在我国华东、西南地区以及西安等地的园林绿地均有应用。
上海园林在20世纪90年代就引进了新含笑,在上海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长风公园、共青森林公园等园林绿地均有栽培。
在上海新含笑不仅像西南地区那样花开春、秋两季,夏季也有较大花量,初冬也有一定花量的花朵绽放,可谓花开四季,又被称为“四季含笑”,堪称含笑中的“劳模”。
目前,新含笑已经花苞满树,蓄势待发,开始它新一年的吐露芬芳。
然而新含笑的身世一直还是谜团,到底是否为杂交物种,如果是,它父母到底是谁呢?它身上的多季开花特性源起何处,这对培育适应上海地区多季开花的观赏植物都极具价值。
作为最早引进该植物的单位之一,上海植物园科研团队在 “2020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矮生类玉兰新优品种资源及繁殖技术推广示范”项目中开展该方面研究,敬请大家期待这个美丽又芬芳的谜团解开。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