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位制泰斗级茶大师手工制作,2018年销售额突破二十亿……”皱纹斑斑的大师们在电视中诉说着自己精湛的制茶工艺和多年的情怀,西装革履的商务精英一边交流着自己的成功经历一边赞叹着茶叶的“贵气”……这熟悉的广告画风,相似的营销套路,2016年才诞生的“小罐茶”顶替了最近已然“凉凉”的保健产品,占据了央视广告的半壁江山。
靠着电视广告的狂轰乱炸和高端定价,小罐茶创业初期便一举奠定了市场地位。
目前国内有八家茶叶行业的上市公司,规模最大的深深宝A,年营收还不到小罐茶的零头。
“每天能从1466斤鲜茶里炒出220斤净茶”,小罐茶背后,是成功打造了“背背佳”、“好记星”等明星产品的创业“鬼才”——杜国楹。
有意思的是,小罐茶的消费主力军,竟然还是那群热爱为自己购买保健品、为子女购买背背佳的70后父母辈人群。
一切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创业都是“耍流氓”杜国楹的创业史,可谓是真正的“发家致富”。
1997年,杜国楹花5000块从天津大学物理系教授袁兵手里买下了“英姿带”的专利,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背背佳”。
当过老师的杜国楹,很清楚70后家长会为什么买单。
他请了青春美少女团队代言,投放了大量的广告。
销售三个月,背背佳的流水就达3000万,第二年卖了4.5亿。
彼时,仅25岁的杜国楹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
在背背佳之后,杜国楹创立了“好记星”,那时候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的学习机品牌。
“一台好记星,天下父母情”的大字报,配上当时精通中文的双语主持人大山,彻底击溃了爸妈们的心理防线。
两年时间,好记星卖出了10个亿。
此后,杜国楹又先后打造了 “国产Ipad”E人E本和“土豪标配”8848手机,都是不断复刻先前的成功案例,只不过代言人换成了影视前辈冯小刚、葛优和万科前董事长王石。
E人E本累积销售16亿,后被清华同方14亿收购,杜国楹净赚7亿;8848手机攻占高端机市场,最低9999元起步,两年圈钱20亿。
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统计发现,杜国楹所创品牌,走红周期一般三至五年,最后大多找个下家转手,此后,产品逐渐沉寂或风头不再。
非独创的产品、产品全凭代工,靠概念、策划和广告轰炸,最终在市场上爆红。
杜国楹自己摸索出的这套“创业经”屡试不爽。
杜国楹成功的另一个关键点来自于他吃透了一个群体的全生命周期,70后们的孩子不再需要好记星,拥有了9999元轻奢手机的他们,是时候端起茶杯了。
有网友戏称,“这比较狠,对同一批韭菜从小割到大。
”茶叶卖得好,不如人设立的巧从定价来看,净含量40g的茶叶售价从248元到1500元不等,相比于其他知名品牌的茶叶多出不止一倍。
小罐茶是怎样说服用户购买的呢?杜国楹的广告语中说请了8位制茶大师,为小罐茶代言,证明了制茶的专业和品级,都是严格按照制茶大师的方法来落地的。
有人估算,根据小罐茶的广告宣传,若想达到20亿销售额,8位大师兢兢业业、全年无休,每人每天也需要炒茶220斤。
“大师累坏了”,对此,网友们质疑小罐茶虚假宣传,小罐茶官方回应:“大师作”指的是代表大师技艺的作品,并非大师手工去炒茶。
吃瓜网友们哑然了。
所谓的“大师”原来只是产品经理而已。
杜国楹的商业洞察能力让人不得不佩服。
他曾经在演讲中提到:“中国茶行业前100名的品牌加起来10%的市场份额都不到。
”目前在中国茶叶市场中,第一品牌天福茗茶大约有15亿的规模,仍不足整个行业的0.5%,可见茶行业的品牌集中度之低,市场开发远远没有牛奶、白酒等产品成熟。
中国缺的不是好茶,而是好茶的认知标准。
杜国楹深刻地明白“品牌”的重要性,如果说海底捞是卖服务的话,小罐茶卖的就是高大上的“人设”。
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小罐茶,辅以让爸妈们深信不疑的央视广告效应,成功打通市场。
此时,茶叶的口味已经不再重要,消费者们抱着“贵即是好”的想法,前仆后继。
有媒体报道称,当时小罐茶推广的电视媒体渠道甚至都被杜国楹签订了排他协议,导致别的茶叶品牌在一定时段内无法与小罐茶在同一推广渠道上进行竞争。
小罐茶的出现看似将现在的中国茶市场化繁为简,但也是因此,可能减去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茶不仅是一种普通的饮料,它还是具有历史沉淀和具多样化价值的一种产品。
如今,小罐茶的“大师效应”不再具有说服力,没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产品变化,如此价格,如何能继续卖的红红火火?作者:吴澄然 王阁编辑:潘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