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木雕传承有这样一个人,他行动不便,却能用双手在木板上雕刻人生。
近日,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他又表现出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荣获木雕组二等奖。
他就是登封市宣化镇钟楼村村民钟松炜。
1972年出生的钟松炜,自幼爱好雕刻。
初中毕业后在本地砖厂打工,不幸遭到意外伤害,导致右腿截肢,这对于家境贫寒的他,更似雪上加霜。
虽然身残,但却志坚。
2000年5月,钟松炜到中原木雕厂拜师学习木雕技艺,凭借个人的不懈努力,技艺水平迅速提高,以优异的成绩留厂工作,主要从事制作、研发、管理、培训等。
后来,登封市嵩山木雕研究所成立,他又加入研究所,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推陈出新。
从精致的仿古雕花到大型木雕工艺品,从仿古建筑雕刻到木雕板画,近二十年时间里,钟松炜的木雕作品获奖无数,荣誉也随之而来,先后在省市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奖。
2014年还获得河南根艺界最高技术级别——“河南省根艺美术大师”的荣誉。
近几年也先后被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郑州市青年学院木雕艺术专业、河南省根雕艺术协会、中原木雕培训中心等单位聘为讲师。
据了解,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始于1989年。
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首届比赛中,全国共有352名残疾人选手参加了14个项目的比赛。
自2003年第二届开始,经国务院批准,明确竞赛每四年举办一届,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残联共同主办,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国性残疾人技能大赛。
本届大赛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共有参赛选手900多名,其中河南省派出33名选手参加了大赛。
钟松炜的作品获得木雕项目第二名的好成绩。
“我做木雕已经有十多年了,这次拿了个全国第二名,也是对我最高的奖励,增加了自己的自信,以后会继续努力,把嵩山木雕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嵩山木雕、了解嵩山文化。
”钟松炜说。
记者:吴晶晶通讯员: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