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的过程里,需要随时准备着舰失败的复飞,这就使得舰载机在准备着陆的时候,速度不能太低,角度也不能过小,等于这一过程近乎是“砸”上航空母舰,这也意味着航母需要承受巨大的冲力。
一般来说,舰载机的重量约为30吨,可想而知,它降落的时候有着非常强劲的冲击力,如果说航母钢板的抗冲击力不够用,恐怕那个时候,甲板都会被掀起来。
所以说,航母的甲板所用的钢材务必要够硬,并且要满足在这种撞击下,也不会发生任何形变的条件,更不能让甲板发生可怕的塌陷事故。
其实,航母舰载机起飞的时候,也对甲板钢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舰载机发动机的能力全开的时候,它尾流的温度能够达到上千摄氏度,这种程度可轻松融化钢材。
再者,装甲板这种东西可以说是航母最重要的心脏,这个地方有指挥台,它的作用不难想象,舰身所有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出自指挥台的命令,一旦它出了事,航母就会进入无主状态。
而我们所谓的特种钢,说白了就是用于特殊用途的钢材,通常来说,人们平时用的钢材,包括建筑钢、刀具钢在内,这些都属于普通钢材,唯独这特种钢材,才能算作是一个大国衡量自身工业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只有个位数的国家能够生产出这种航母专用的特种钢材。
那年,面对着刚刚回国的瓦良格号,我国一位专家感慨道,眼前这艘航母上使用的钢板技术,即便是给中国20年,也没可能造出来。
因为那个时候能造出这种钢板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并且双方达成了共识,都表示不会向中国出口,而今,我国国企已经成功的掌握了这门技术,也就是说在这一方面,我们再也不用被他国限制了。
因为我国的鞍钢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钢板轧制机,很难想象,它拥有约十万吨重的强压力,完全够我国制造航空母舰的甲板钢。
相比之下,印度的新航母却需要从国外进口,他们拿到的特种钢材约有几千公斤重,总的来说,中美俄航母甲板使用到的钢材,厚度都不算大,不足一米厚,美国曾亲自测试过,他们将一架30吨的重型战机,在降落时以高速砸向航母甲板上,然而,航母甲板居然能够毫发无损,不仅没有变形,就连爆炸产生的痕迹都显得很小,可想而知,他们的航母钢材的耐用性和强度很是惊人。
想要知道特种钢有多难造,首先我们要知道高强度的特性对钢板来说有何意义。
首先使用有着高强度钢板的好处是,它不仅可以减轻船体的重量,还能增加航母的抗弹能力。
一般来说,普通的船,它们使用的钢板屈服强度约为250 MPa就足够了,即便是军用船,300 MPa也已绰绰有余了,不同的是,航母潜艇这类军舰的钢板屈服强度,必须要满足850MPa以上的条件才可。
这样的强度形象来说就是,需要满足能在指甲盖大小的地方抗住5000-8000公斤的巨大冲击力,可见建造特种钢的难度有多高。
从历史上来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军事武器技术的不断更新,促使了航母舰身的用材从最初的高强度抗拉钢(HTS钢材)和高屈服强度钢(HY钢材)发展到了如今的低合金高强钢(HSLA钢材),这些现象使得钢材的性能在重量和强度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提升。
如今,各国使用的航空母舰钢材主要以HY和HSLA两大系列为主。
毫无疑问,能够建造出这种强度钢板的国家名单里,美国的质量是最好的,用上了他们的HY-80钢材的潜艇,可承受水下2000米深的压力,相比之下,HSLA-100钢材的航母性能显得更加优秀。
目前,美国最新的福特号航母甲板使用的就是这种名为HSLA-115的钢材,听闻,它可以让舰身1平方厘米的钢板承受住近8吨的冲击力,和前级航母相比,它的重量明显更轻,成本也低了不少。
当然了,俄罗斯生产钢板的技术也不容小觑,但你们知道吗?航母制造过程中,约有1/3的工作量被归于焊接,为了减少焊接的时间,降低焊缝的数量,同时也是为了增加甲板的防御能力,人们总结出,这需要航母甲板的单块面积越大越好,这一点就难住了很多人。
可以肯定的就是,现代航母的抗击沉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强。
比方说,2005年美国海军选择用退役的小鹰级CV66美国号常规动力航母完成一次航母击沉实验,当时,这个作为靶舰的美国号航母经历了长达25天的狂轰滥炸后,才沉入了海底,据说在实验后期阶段里,美国海军曾在这艘航母上引爆了大量的烈性炸药,可以说,此次击沉事件,让人们真正了解到击沉一艘现代航母远没有各位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拿“尼米兹”级航母来说吧,它的飞行甲板采用了完全封闭式的设计,舰体两舷的水下部分的防鱼雷舱,能承受住300千克的炸药爆炸。
人们由此猜想,美中不足的恐怕是,随着航母用材的升级,人们会发现,焊接这些高强度的材料的工艺要求也相应越来越高,也许在未来,航母制造过程里,真有可能会出现材料强悍却焊接不上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