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象,其来历与上古神话和民间传说密切相关。
·首先貔貅被认为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有说法认为貔貅是由九天玄女所生,形状像狮子,身上有龙的鳞甲和虎的斑纹,还有一只独角。
·另一种说法是貔貅是龙的第九个儿子,麒麟的兄弟,其典型形象为龙头、鹿耳、羊角、狮身、凤尾、虎爪,并有七七四十九种化身。
·此外关于貔貅的来历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位名叫貔貅的神仙,他拥有着无穷无尽的神力能够化身为各种动物行走于天地之间。
当他看到人间的苍生生活在疾病、灾难和战乱之中时深感心痛,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神力为人间带来一丝希望。
貔貅神仙化身为一只奇特的神兽,保护人民、驱邪避凶、消灾解厄。
貔貅神兽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崇拜,很快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守护神。
到了后来商朝末年,姜子牙在伐纣的过程中遇到了貔貅,并收服它作为自己的神兽。
姜子牙发现貔貅只吃不排泄,汗液奇香无比,能吸引其他动物前来,反而被它所吃,因此人们将貔貅视为聚财的神兽加以供奉。
貔貅在中国文化中还具有分公母的特点,雄性名为"貔"代表财运,掌管财禄又叫天禄。
雌性名为"貅"代表财库,寓意有财要有库才能守得住。
同时貔貅也被称为"辟邪",具有镇宅驱邪化煞的作用。
自唐代以后貔貅的形象在艺术品和文化表现中逐渐减少,但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由于乾隆皇帝对古文化的热爱,貔貅的形象再次被广泛传播,并被赋予了更多的寓意和传说故事。
总的来说貔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形象,其来历与上古神话、民间传说以及历史人物的故事紧密相连,寓意着吉祥、招财、驱邪和守护。
在现代社会貔貅的形象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品、饰品和文化表现中,成为人们追求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记得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