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天,蚊子总是让人不胜其烦。
面对蚊子的侵扰,我们通常会想到使用蚊香、驱蚊药等化学用品来驱赶它们,但这些化学制品往往对人体有害。
因此,许多注重健康的人会选择使用蚊帐来防蚊。
然而,如今市面上的许多蚊帐,其支架通常是由玻璃纤维制成的。
我以前也曾经常购买这种蚊帐,却并未意识到其中的潜在危害。
直到有一次,我在撑起蚊帐时,不小心被支架上的玻璃纤维扎到,那种隐隐的疼痛让人十分难受,而且由于玻璃纤维又细又透明,根本看不见,也难以取出。
后来,我在网上查询后才了解到,这种玻璃纤维存在着诸多危害。
经过查询,我发现玻璃纤维是由许多极细的熔融玻璃拉制而成的纤维材料,一般直径超过3微米(直径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它质脆、易折断,但抗拉强度高、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绝缘性良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机纤维材料。
在历史上,玻璃制造商一直尝试制成玻璃纤维,但直到更精细的机器工具发明后,玻璃纤维的大规模制造才得以实现。
1893年,爱德华·德拉蒙德·利比在世界哥伦布博览会上展出了一件由玻璃纤维和丝绸纤维制成的裙子。
此外,玻璃纤维也可以天然存在,如贝利的头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会接触到许多玻璃纤维制品,例如钓鱼竿、头盔、蚊帐支架、逗猫棒、气球杆、筷子等。
玻璃纤维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可能会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造成机械性刺激,引发瘙痒、接触性皮炎、结膜炎和角膜炎等过敏反应。
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切勿抓挠揉搓受刺激区域。
此外,直径小于3微米的可吸入纤维会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玻璃纤维丝列入III类致癌物质,即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在动物实验中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或者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其他某些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
总之,玻璃纤维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含有玻璃纤维的物品,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