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002080.SZ)2024年3月25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3月22日中材科技接受FMC First Beijing等机构调研,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黄再满;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陈志斌参与接待,并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调研机构详情如下:姜涵奕/FMC First Beijing;钱程/博道基金;完永东/诚盛投资;杨馨怡/淡水泉;李志敏/东莞证券资管;林娟/复霈投资;牛品/工银安盛;文杰/工银瑞信;李峙屹/光大保德信基金;韩冬伟/国华兴益;赵文龙/国寿资产等机构。
调研主要内容:【管理层介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9亿元,同比增长0.29%;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37.8%;扣非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10.7%。
2023年公司产业所处行业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尤其是玻纤已连续下跌近两年,对整体业绩表现影响较大。
公司管理层对经营业绩不是很满意,但总体来看,虽然增长不及预期,但整体还是跑赢行业,玻纤产业销量持续增长,库存下降,在最不景气年份产销率接近100%,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此外,1、我们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新台阶;2、我们产业布局加速落地,(1)叶片业务实现整合,业绩同比大幅增长(1+1>2);(2)锂电隔膜产能加速落地,截止23年底,公司已具备40亿㎡基膜生产能力,各基地新产能按计划建设推进中,预计2024年年中产能将超过60亿平米,新产能均使用新一代设备,幅宽更宽、质量更加稳定、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的高性能隔膜产品被客户高度认可,稳定批量供应市场需要。
(3)氢气瓶维持优势竞争态势,汽车公告率、产品市占率、新产品数量保持行业领先位置;(4)三大院所在亿元级产品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成果。
2024年随着整体经济增长动能逐步恢复,公司各产业所在行业需求亦将恢复增长,公司及管理层将会加倍努力实现“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
分产业来看,公司所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价格下行情况下收入没有下降。
我们盈利能力行业内领先,玻纤毛利率22.6%,叶片毛利率18.3%,锂电薄膜毛利率38.5%,所有业务板块均实现盈利,毛利率水平同比增长近1pct。
玻纤:实现销售接近136万吨,同比增长近10%,创历史新高,产销率保持行业内水平最高。
收入83.8亿,归母净利10亿。
成本持续下降,吨净利下降要优于行业。
面对玻纤产能过剩所致低迷行情,泰玻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对冲价格下行压力,其中风电类产品销售增长37%,热塑类产品增长23%,出口增长近10%。
未来泰玻将围绕存量优化(现有产能冷修改造)、优势拓展(集中在风电和热塑产品)、产业链延伸(一代、二代低介电超薄电子布,为人工智能提供超算基础材料,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的企业;进入建材玻纤行业,拓展了玻纤保温板产品)三个方面来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在景气下行周期中,继续加强自身能力推动战略落地和盈利提升。
叶片:受制于终端风电招标价格持续低位运行,风电叶片行业依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公司提前研判市场,匹配叶片大型化的趋势,做到了产销对路,单套功率提高至5.6MW,同比提升23%。
不断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在价格低迷情况下,实现毛利率的大幅提升。
新产品(陆上最长12兆瓦平台“沙戈荒”风电叶片)刷新世界纪录。
整合中复联众,经过半年多融合,中复联众各方面指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产能布局方面,新增陕西榆林、新疆伊吾及广东阳江3个国内生产基地和海外巴西基地投产,目前已具备13个国内生产基地和1个海外基地,不断完善的区位资源布局大幅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锂膜:全年销售锂电池隔膜产品17.3亿平米,同比增长53%;实现销售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7.4亿,同比增长54%。
基于行业产能快速投放,隔膜价格持续承压。
公司先进产能投放、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加强成本管控能力,基膜和涂覆膜成本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整体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预计2024年6月份达60+亿产能,同时在寻求海外布局加速落地。
【Q&A】玻纤Q:2024太原基地投产计划以及今年公司的冷修计划?A:太原一线开始建设,预计24Q3点火投产,二线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两条线规模都是在15万吨。
2023年公告了邹城五线冷修改造,规模从5万吨提升至8万吨,吨成本下降10%以上,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
2024年泰玻会进入窑炉冷修周期,之后每年都会根据总体生产目标择机对窑炉进行冷修,主要目标是满庄的F01-F05,这些产线投产时间基本在2013年-2017年,陆续进入冷修改造周期,我们会按照太原“灯塔工厂”标准对这些产线进一步做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改造。
Q:能否收缩南玻院技术输出防止玻纤行业供给过剩?A:南玻院全称是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其主要职能之一是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玻纤行业很多原创技术都来自于南玻院,但近年来南玻院这方面的业务占比不大。
其次南玻院独立自主经营,他会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产业发展上去做考量。
新进入者需要技术支撑只能找到南玻院,至于未来的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要行业自身运行机制。
Q:玻纤是否有海外建产能的规划?A:站在“十四五”中期的维度去看玻纤的战略规划,公司的产销、营收、利润、新产品开发都是比较顺利的实施了,只有海外投资建厂目前还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国际化战略是公司的既定战略,风电叶片在巴西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增长期,隔膜的海外战略也是在稳步推进,玻纤等时机成熟也不会例外。
Q:玻纤近期有提价并且3月份库存下降,现在行业到底部了吗?A:玻纤市场行情处于历史低谷有一段时间了,触底反弹的机会是有的,尤其是一些中高端产品领域,如热塑短切、LFT、风电类产品随着汽车、风电等行业3月开始逐步进入开工期,价格将会有修复的机会。
中期来看,困扰玻纤的还是产能过剩,过去三年160万吨新增产能投放,需要时间消化。
泰山玻纤将会围绕存量优化(现有产能冷修改造)、优势拓展(集中在风电和热塑产品)、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应对行业问题。
叶片Q:叶片毛利率还能通过提升整合后的效率持续提升吗?A:中复连众的收购实质是公司叶片产业自发的战略需求和市场行为,整合之前,在产品市场,中复连众是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收购之后,中材叶片在产能规模,区位布局、产品系列以及客户结构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补充和加强,整体核心竞争力在提升。
同时中材叶片在质量和成本管控体系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体系在行业内都是最顶尖的,可以复制到中复的工厂,整合后半年时间取得的成果也是较为显著,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多项指标与整合前同口径相比均得到了提升。
随着专业化平台运作进一步推进,各自优势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整体运营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
Q:叶片价格若降低,毛利率如何展望?A:风电中标均价相较22年是进一步下探,陆风大概1600kw/元,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低位水平,短期也很难扭转,叶片价格趋势与整机基本趋同,依然存在降价压力,预期目前不好给,因为还有些结构问题,二季度会更明朗些。
毛利率方面。
公司核心还是在于降本增效:(1)原材料方面首先是供应链建设,打通国际供应渠道,消除单一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