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背墙,生活在华北平原农村的小伙伴都清楚,就是农村庭院大门口树立的一堵墙,墙上面贴上装饰画或者雕刻上图画,往往有人来家里串门,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堵影背墙。
#扶贫达人在行动#而且村里建房的时候,这堵影背墙还特别讲究,我家房子1996年建起来的,建好房屋后,就用砖砌墙将院子围了起来,1998年又建好了东屋,这个时候爸爸才将大门口正对的地方着重修建了影背墙。
当时修建影背墙的时候,爸爸甚至还叫来了风水师傅,在院子里查看观察,根据家中厕所、鸡舍、猪圈、狗窝、兔巢,以及人居住房间的方位等等综合考虑,最后才决定家中影背墙的高度、厚度等等数据的。
常年生活在农村的我,对这些风水上的东西并太相信,但我家修建影背墙的实用价值确实很大。
我觉得村里家家户户修建的影背墙,就像古代姑娘闺房中的屏风是一样的道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持隐私,其次才是装饰性。
我们村在河北南部,是典型的华北平原村庄,拿我们村举例,我们当地修建房屋都是堂屋在北为主屋,东屋在东为侧屋,西屋很少专门修建,更多的是留做鸡舍、兔窝、猪圈等等,厕所一般在院子的西南角,南面用砖围墙,这样整个庭院的大门就在东南侧。
并且村子里的人们,几乎都在在早上就将大门敞开,方便街坊邻居互相串门,开着大门就代表家中有人。
而庭院这样的建筑格局,如果不用影背墙遮挡住大门正方的视线,基本上就会从大门把庭院的所有东西一览无余。
但是家中厕所就在正对大门的西南角,鸡舍、猪圈往往也在西侧,家中琐碎杂乱的物件也都放置在南侧,如果没有影背墙,那么对外人是既不尊敬的,对自己家也很不优雅。
隐私有了保障之后,才是装饰性,影背墙上的图案规格往往反映一家人的真实生活水平和品位风格,我们家修建影背墙的时候,用的是瓷砖画,大部分村里人图省事,也都是用瓷砖画直接贴上,有些有钱的人家,会用雕塑砖修建起来。
所以影背墙在我们北方农村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也是一种传统建筑形式。
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农村的变化,新农村公社修建起来,村里人们都集中居住在社区里,建筑都是按照统一规格建设的,虽然也有小独院,但再单独修建影背墙已经没有必要。
并且修建影背墙的成本也并不低,对于农村将钱花在刀刃上,全力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是很不合适的,况且新农村的房子有楼房,有小独院的房屋,小独院的大门正对的往往都是和厕所正对的一堵墙,可以充当影背墙的作用,可以说新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的房屋格局更加科学,利用空间更合理,所以新农村的建设可能会让影背墙成为历史。
不过万事不是绝对的,在我们村虽然新农村社区没有影背墙,但在其他讲究传统的村庄,也会将影背墙规划进去,只不过多掏一部分钱而已。
不知道你们村的影背墙是什么情况,不妨留言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