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家自制鸳鸯火锅,30元成本,能吃肉喝汤,孩子也能放心吃!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大寒刚过,北方进入极寒,天冷的我想南迁想冬眠,续命靠暖气,发热靠抖腿,把保暖衣塞进保暖裤,把保暖裤塞进保暖袜,依然冻的生无可恋。
这鬼天气,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是我对它最后的尊重。
火锅历史悠久到不知道什么时候,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不知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垂钓的时候,有没有烧起小火炉吃起小火锅。
古人称这种吃法为“古董羹” ,考古界还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鸳鸯火锅”,毕竟大象无形,大道至简, 用水煮一切才是烹饪的终极奥义, 有了烹饪便有了火锅,火锅才是烹饪的先行者、大成者。
而涮锅吃法的出现,更是把火锅的地位往前推动了一大截, 南宋时期,有个人叫林洪 ,在《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载了他在一个大雪封山的下午,和好友围坐在火锅前,把兔子肉切成薄片,然后涮着蘸料吃的过程,还留下了一句“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
”的诗词,而这种吃法是学者公认的涮肉吃法的鼻祖, 只不过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兔肉抢了首杀, 羊肉表示有点惆怅。
为什么我们如此钟爱于吃火锅,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好吃,更重要的是火锅是奇妙的社交催化剂,增加亲密度就靠它了。
吃面条能一个人蹲在墙角吃,吃火锅一个人吃是很尴尬的事情,海底捞碰到一个人吃火锅非得给你放个大熊陪你不行。
火锅天生自带平民气质光环,水汽腾起的时候,心中的小火苗也随之点燃,热烈欢腾的氛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 在这一锅海纳百川的包罗万象中讲的都是肺腑之言。
三五知己,亲朋好友,几双筷子在锅中打架,满嘴油光,寒冷的冬夜一顿火锅吃完,人生再也无憾。
最难忍受吃个火锅还要排队的事情,坐在凳子上眼巴巴的看着别的客人一口牛百叶,一口虾滑实在是一件残忍的事情,那在家自己动手做个健康美味的锅底,想吃什么就涮什么,也是极好的。
得幸现在猪肉便宜,昨天买了一根猪棒骨,三四斤重,二十多元,加上一些配料,不到30元的成本,做出来一锅看了都咽口水的鸳鸯火锅,白汤鲜香,红汤辣爽,能吃肉还能喝汤,也不麻烦, 一点添加剂没有,孩子也能放心的吃。
制作前准备:1、猪棒骨可是特别硬的,一定要让商贩直接帮你剁成合适的大小,整块拿回家对你家的菜刀来说是个噩梦。
2、因为煲的时间比较长,要准备一个比较深的汤锅。
3、不要用压力锅炖骨头,除非你想喝清汤。
【自制鸳鸯火锅】主料:猪棒骨3斤辅料:鸡骨头若干,干辣椒两大把,花椒两勺,藤椒一勺,豆瓣酱三勺,料酒两勺,桂皮、香叶少量;胡椒粉适量,盐适量。
第一步:准备食材,炖火锅汤底的时候,加入一些鸡骨滋味会更鲜美,我用的是鸡腿拆下来的骨头。
骨头都清洗一下,冲去血水。
骨头焯水,锅里放冷水,将猪棒骨和鸡骨都下锅,水煮开后即可捞出。
第二步:锅中重新加水,最好是热水,放入焯过水的过头,加入一块拍扁的姜,一段葱白,两勺料酒,大火煮开20分钟,汤汁变白以后,转中小火慢炖1个半小时,火锅白汤底就行了,可以加入少量的盐来提味。
第三步:炒锅内放多点的油,把冲过水的两大把干辣椒,控干水分后丢入锅中,保持中小火,倒入两勺花椒,一勺藤椒(麻椒),一些香叶,少量的桂皮等香料,炒出浓烈的香味。
第四步:加入三勺红油豆瓣酱,中小火翻炒出红油。
第五步:把刚刚熬制好的骨头汤倒入锅中,大火煮开混合均匀,可加入适量的胡椒粉和盐,倒入鸳鸯锅中;另外一边倒入熬制好的清汤,加入玉米、番茄、香菇等配料。
一锅热气腾腾,健康营养,滋味鲜香的自制鸳鸯火锅就做好了,吃肉喝汤涮菜,这是一个温暖的冬天!老井说:1、我图省事直接用电紫砂锅煲汤,所以汤色不是太浓白, 想出白汤,盖上锅盖,大火煮20分钟必白 。
2、焯水的时候用冷水下锅,可以最大幅度的逼出血水。
3、炒干辣椒的时候,过水可以避免炒糊,并且很香。
吃好玩好,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