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师悦树池修得太小了,时间一长,树根长起来又会拱坏路面……海淀区锦秋东路的市民呼吁:路面改造就要治标也治本,扩大树池给大树“松松绑”。
昨天(9月21日)上午,来到海淀区锦秋东路,茂盛的行道树分列道路两侧,撑起一片阴凉。
沿着东侧路一路向前走,却发现超过半数的树池周围的人行道上,地砖高低不平,路面坑坑洼洼,最严重的地方,地砖已翘起了二三十厘米。
“这些行道树长了很多年了,根系已延伸到树池外,把路面全拱起来了,大家路过这儿都磕磕绊绊的,一不小心还会摔跤……”一位居民介绍,前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开始对人行道和树池进行改造和新建,这本是件利民的好事儿,现在西侧路改造已近尾声,看到西侧路的树池还是基本维持了树池原大小,这引起了大家的担忧:现在东侧路改造也开始了,要是也维持树池的原状,这不是治标不治本吗?“就是因为树池太小,树根才把路面拱了。
这次施工,树池还修那么大,时间一长,路面又拱了。
”“周边的几条路中,有的根据树的大小修了不同规格的树池,有的在树池上增设了铺装、格栅,也不会影响路人行走,能不能通过扩大树池的方式,给树木‘松松绑’?”“为了修复路面,修剪掉了部分凸起的树根,这不会伤到树木吧!”居民们纷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北太平庄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凸起的树根已对通行产生了影响,且带来了安全隐患,由此对锦秋东路的东西两侧路段进行改造。
改造前,咨询了树木专家和苗圃专家,道路两侧的大树属于悬铃木,修复能力较强。
因此,采用了平整树根的正常修剪方式。
而且,工人修剪的只是表皮少许凸起的根,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
海淀区园林工作人员回复:只要不是移树或砍树,树根修剪工作不需要报备,按正常的修剪即可。
改造之初,树池长宽划成1.2米,是考虑到路本身不宽,若将树池整体扩大,行人踩到树坑里深一脚浅一脚不安全。
接到市民反映的问题后,街道立即进行了调整,会将部分树坑扩大。
整改后,对于年龄较大的树,树池会考虑采用1.2米宽,2米长的尺寸,既保证人通行安全,又保证树的生长需求。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