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海川天然气市场自由化改革在许多欧洲国家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迭代发展过程,其经验表明管网平衡机制在这一改革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欧洲管网平衡规范(BALNC)于2014年3月27日发布,其制定了协调欧洲跨区域天然气交易的管网平衡规则,包括有关提名程序、不平衡收费、每日的结算程序及平衡操作的管网相关规则。
本文旨在通过欧盟管网协会(ENTSOG)的2015—2024年的6次管网平衡规范执行监测报告分析及案例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实施这种以管网平衡为重点的市场化演变,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效果影响变化,从而为推进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概述欧盟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设计的基于市场的管网平衡机制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为托运人提供事先平衡其投资组合的可能性规则:其中包括重新提名的可能性、可用的交易场所、系统运营商提供的信息等;2、由TSO(输气管网运营商)或市场运营商执行的系统平衡:这包括TSO采购平衡服务的方式、时间框架和所用平台、所用工具的信息提供和系统状态等;3、不平衡结算:这包括结算时间周期、不平衡气量的计算方法,例如容忍度的应用、不平衡费用的确定等。
这种改革设计思路可以提供短期市场的交易支持,而短期市场的交易流动性是批发市场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实管网平衡机制始于对欧洲改革天然气纵向一体化垄断的一个相当技术性的处方:在市场开放(过渡期)后作为逐步实施基于市场的一个改革工具,并随着一个完全基于市场的制度的实施而结束。
一些欧洲学者认为天然气批发市场发展的第一阶段平衡产品的设计是交易商的首要目标,而第二阶段才是托运人补充长期合同缺口所开展的气源交易。
平衡机制的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改革任务,欧盟法规高度重视其内部的管网平衡统一规则,并推动成员国实施完全基于市场的平衡机制,同时监管被视为与市场化机制要保持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如果实施的改革措施与行业的实际接纳能力相比“过于市场化”,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价格扭曲甚至供应中断,而不是预期的积极和加强的结果。
因此,改革过渡时期的监管者需要对市场的承受能力有深刻地理解,并应持续监测已实施的新平衡规则对市场的影响。
二、平衡机制理论框架及实践应用(一)平衡机制发展演变的分析框架概述我们首先重点分析从垂直整合垄断到具有完全市场平衡机制的成熟市场的演化过程。
天然气系统的平衡需求和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