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以下简称调查监测),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需要。
2021年以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核心职责,以构建全省调查监测体系为目标,在绍兴、嘉兴等地启动调查监测试点工作。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被称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为走好这“一公里”,浙江厅和各试点地区不断升级“装备”——出台7个制度文件,为构建调查监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高标准推进基础和专项调查监测项目,不断夯实调查监测数据底座;加强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推动成果共享应用,提升调查监测服务支撑力;以构建调查监测体系为目标,谋划了15个方向、25个地方试点,省级“调查监测”应用场景完成资源时空库和资源智查、资源调查、资源感知、资源智评“一库四场景”建设,上线并纳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关键词:#一调多用# #按需而变# #自下而上#本文字数:4700字阅读时间:约18分钟从“多调合一”到“一调多用”说起国土调查与各类专项调查之间曾经发生的“数出多门,标准不一,数据矛盾”等问题,浙江省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桥分局调查登记测管科科长王强颇有感触。
“过去,自然资源领域存在‘多调’现象,比如,水利部门的水域调查、林业部门的林草湿调查、自然资源部门的国土变更调查等。
”王强说,这些调查数据,由于各管各的、各用各的,数据没有真正打通,无法融合,成了“多张皮”,数据经常打架。
2022年,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柯桥分局联合开展了自然资源“一调多用”技术体系研究项目。
其中,“一调”指的是标准体系、技术规程衔接,通过多部门的差异图斑融合衔接,形成融合的数据调查成果。
“多用”是指将“一调”数据服务于多个领域和多种用途,满足多样化数据需求,支撑国土空间综合治理。
王强介绍,试点项目从“多调合一”到“一调多用”,在统一调查的基础上,让多种数据变为一种数据,形成了统一融合的数据库。
换言之,就是通过数据的“多调合一”,实现了调查的“一调多用”。
如今,“一调多用”模式开始应用。
“一方面,数据可用于自然资源调查本身。
比如,在开展水资源调查、林草湿调查中,可直接使用‘合一’的数据。
”王强介绍,另一方面,数据可直接用于自然资源管理。
比如,柯桥区正在进行“林耕置换”试点工作,由于使用了“合一”数据,大大简化了“林耕置换”地块位置、面积的选址。
这表明,“林耕置换”项目的选址从过去的部门协调转变为现在的数据协同。
据介绍,在“一调多用”试点中,柯桥区还对柯岩、湖塘两个街道的耕地、林地和园地的农业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总面积达111平方公里。
这一评价成果为今后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提供了依据。
“之前,如果开展这一评价,则需获取多部门的数据,但可能发生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导致评价结果不够科学。
”承担试点项目的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绍兴局柯桥分局工作人员验证“一调多用”图斑融合情况。
柯桥分局供图从一年变一次到按需而变“一年变一次,一次搞一年。
”这是业内人士对以往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调侃。
如今,这个说法在嘉兴市嘉善县有了改变。
作为全省国土调查日常变更调查实践研究试点,嘉善探索出日常变更工作机制。
“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日常变更调查体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顾鸣周表示,该局构建的“善调查”模式,将一年一度的变更调查向按需变更转变,实现了变更调查日常化。
据介绍,嘉善局收集了21类自然资源规划内部管理资料及农业农村、城建、民政、水利、交通等多个部门涉及地类变化数据,参考了发改、民政等10余个部门的基础数据。
根据该局业务科室提供的约7000条自然资源业务管理数据,与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动态遥感监测线索叠加分析,经分类梳理,最终形成项目管理类、监测监管类和自主变更类三大类日常变更图斑。
接下来,嘉善局对年内已实施完成的地类变化图斑,纳入日常变更;对年内未出现地类变化的图斑,归为持续监测图斑;对未在管理范围内的农用地流出图斑,归为加强监管图斑,推送至相关业务管理科室。
这些对不同类型的图斑分类及差异化管理,为日常变更、批后监管、执法监察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数据支撑。
实施日常变更需要优化举证机制,嘉善县为此打造了“一举多用”模式。
7月17日,走进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广袤的稻田长势喜人。
“我们通过梳理变更调查、卫片执法、耕地保护等外业举证需求,构建‘一举多用’模式。
”嘉善局调查确权登记科科长王蒲吉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稻秧说,这里部分农田曾是土地整治项目,目前举证的照片已完成。
统一举证,要求规范拍摄方位、时间、数量等要素信息,提升举证照片质量。
“对耕地功能性恢复、垦造耕地等新增耕地项目,根据项目验收时间,实时进行外业举证及日常变更;对藕田、稻虾稻鱼共养田等水乡复合利用典型图斑,在每年7~9月的最佳时间段完成举证。
”王蒲吉说。
此外,嘉善局还组建了一支由工作专班、基层自然资源所、镇(街道)、市场专业机构人员组成的“四个一”联动调查队伍,实现举证“即需即供”,为“善调查”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如今,嘉善局已在日常变更中形成多频次、高效率、快处置的协同机制。
2023年变更调查初步成果显示,耕地非耕图斑由初始的1597个下降至993个,下降率37.82%;建设用地图斑由1599个下降至527个,下降率67.04%。
得益于日常变更调查,2023年,嘉善县共完成变更图斑4365个,基本在30天内完成图斑上报,相比2022年45天的县级调查周期,速度提升33%,大幅缩短了调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长期以来“年度监测,后期监管”的被动局面。
嘉善县局工作人员与外业调查人员开展无人机举证作业。
嘉善县局供图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在嘉兴市秀洲区,“感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带来了新变化。
2023年,嘉兴市秀洲区开展了省级“资源感知”子场景建设试点工作。
该子场景包括“资源账本”“动态感知”“应用感知”三个功能模块。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是该子场景建设技术支撑单位。
该院自然资源监测中心调查监测所工作人员张蔚介绍,“资源账本”展示了秀洲地表、地上、地下各类自然资源状况,“感知”的资源可查看、可统计、可对比。
“动态感知”具有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数据成果统计分析、年度耕地指标预警、图斑预警分析、问题图斑跨场景协同推送等功能。
“应用感知”针对自然资源管理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注重点,研发了“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地监测”“基层治理-‘一村一图’服务”以及“公共安全-低洼积水点监测”3个子功能模块。
“资源感知”,因需而动。
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秀洲分局副局长李志刚介绍,一方面,该局强化横向跨场景预警协同,对接耕地保护、执法等科室业务应用需求,打通“耕地智保”智能场景业务协同路径,将地类变化监测图斑按照疑似耕地“非农化”、疑似耕地“非粮化”分类在线推送,由相关科室负责对下发图斑进行核实处置,实现多频共振,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实现反向自查预警协同。
秀洲分局在王江泾镇开展试点,创新建立“自然资源所提出需求-调查监测科按需制发预警图斑-业务科室协同研判-自然资源所实地核查-分局、自然资源所协同处置”的业务流程,针对耕地、建设用地、林地等重点地类,按照疑似耕地流出、疑似新增耕地、疑似新增建设等8类情形,协同开展自查自纠。
“资源感知”子场景显示,王江泾镇共采集了654个地类变化监测图斑,共计监测面积约1330亩。
经套合用地审批数据,各条业务线下发图斑叠加以及内外业核实,654个变化图斑中需整改的问题图斑有206个,面积约515亩,为王江泾镇提前发现并处置问题图斑争取了时间。
王江泾镇自然资源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206个问题图斑已整改了195个,面积约500亩,剩余的11个图斑将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逐步化解。
“资源感知”子场景为问题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提供支撑。
“每个自然资源所面临业务困难和问题不尽相同,通过试点,我们把自上而下的监管系统变为自下而上的自查自纠系统,按需服务基层管理,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李志刚表示。
“应用感知”子模块还助力社会治理,守护候鸟迁徙路线。
嘉兴市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鸟类资源丰富,保护责任大。
李志刚介绍,为了配合秀洲区开展的野生鸟类保护巡查巡护专项行动,严打张网捕鸟违法行为,嘉兴局秀洲分局根据以往志愿者、网格员、群众举报的案发点,利用“应用感知”的“一村一图服务”,绘制了张网捕鸟预警图,向相关镇、村提供了900多个鸟类位置信息。
属地通过加强巡查,打击、处理张网捕鸟非法活动,有效遏制了非法张网捕鸟现象。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核查图斑变化情况。
秀洲分局供图从优化分析到辅助决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一座城市的底板。
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承载着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
遂昌县历史悠久,是一个山水秀美的山城,也是全省26个山区县之一。
近年来,遂昌逐步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4.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提高到57.6%。
老城焕新,生活配套设施如何?2022年11月,遂昌县结合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开展了省级“资源智评”子场景—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分析应用试点,重点分析评价规划城市建成区的生活空间。
这在遂昌尚属首次。
该试点由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担。
该院自然资源监测中心调查监测所工作人员张蔚介绍,试点项目对遂昌县的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福利机构、文化活动、文艺场馆、体育设施、生态休闲场所、公用设施、殡葬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5-15分钟生活圈覆盖范围和交通可达性作了分析,评价了公共设施服务能力、空间配置合理性以及格局优化的提升方向。
分析结果表明,遂昌县文化和体育设施、应急避难设施功能布局较好,覆盖率均超过80%,其中文化活动设施覆盖率高达96.83%。
相比之下,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和福利机构覆盖率有待提高。
独立的公共厕所,体现了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的细节。
遂昌城区共有独立公厕46座,“部分公厕的位置布设在人流较多的街道和河沿游步道之间,方便行人使用。
”遂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潘况一说。
遂昌县共有20个乡(镇、街道),其中云峰街道常住人口约3.2万人,体育健身场所数量位居城区以外的各乡镇首位。
云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雷巧君介绍,街道本级建有8个体育健身场所,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小型足球场、游泳池、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基本满足了居民健身的需求。
此外,为了改善医疗服务条件,一座占地约2.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00张的医院已在这里开工建设。
交通通达性是衡量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和运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地处偏远山区的西畈乡、柘岱口乡、黄沙腰镇的交通通达性指标较低。
其主要原因是这三个乡镇的路网不发达,受地形限制,需要翻山越岭。
比如,从西畈乘坐中巴车到县城,时间需要约4个小时。
“通过试点,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研发了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交通通达性等三个专题分析模型,开发了一套智能化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应用场景。
分析评价成果将为全县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潘况一表示。
绍兴局柯桥分局工作人员开展地类情况调查。
柯桥分局供图“接下来,我们将立足调查监测的新使命新定位,加快构建调查监测体系,高质量推动调查监测工作,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省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浙江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