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口水塔,武汉最早的一座高层建筑。
现在仍然屹立在中山大道上,只是被周边有了很多高楼挡住了。
水塔旁边就是现在的消防队,这也是有渊源的,我们都叫:救火龙,救火龙来了。
在武汉的历史上,汉口水塔曾是城市供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结束了人们依赖井水和河水的历史,而且在消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塔顶部的塔楼被用作消防瞭望台,配备了木制转梯,可以直接通向钟楼顶部。
在通讯技术尚未发达的年代,瞭望员在水塔顶部日夜监视城市火情,一旦发现火警,就会立即敲响警钟,通知楼下的消防车(救火龙)紧急出动。
水塔顶部白天悬挂红旗、夜晚亮起红灯,作为火情预警的明显标志,这种简单而有效的预警系统在当时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消防安全水平,减少了火灾带来的损失。
百多年历史水塔看着一代一代的武汉人,看着周边的变化 白驹过隙弹指一挥, 汉口水塔一百多年了,想当年,水塔就是汉口(长江以北)最高的楼。
1906成立既济水电工公司、宗关水厂和水塔同时动工,1909年建成,董事长宋炜臣,当时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牵头出资,宋炜臣召集浙商出资政商合资。
宗关水厂和水塔是我公司的百年建筑。
小学时期!老师把我们带到水塔参关!也上到顶上面,可以看到很远,消防员演讲,说顶上面就是聊望台,我们看到很远的地方都是婑婑房子和田地!41.32米高的老汉口水塔, 原名既济水电公司,1909年落成使用,日供水500万加仑, 供水人口约10万,198步木制转梯缠绕而上,记载这武汉人心中的不朽的记忆!这是当年一百天建起来的。
俗称一百个太阳日,隐隐记得好像有这个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口水塔的角色和重要性发生了变化。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城市供水网络的完善和现代化消防体系的建立,水塔不再提供供水服务,其原有的消防瞭望功能也因技术的发展而变得不再重要。
尽管如此,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并没有被遗忘,而是通过“水塔高场”的改造项目,被赋予了新的商业和文化价值,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作用。
八十年代水塔还办过舞厅,那上面还去跳过舞,八十年代各个单位都举办交谊舞会,我妈总说汉口最高的建筑,她小时候玩野了,迷路了就朝水塔方向走,怎么也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