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三十年(1551),因“石崩水溢为患”定远县治迁移至庙儿坝(今中心镇)。
是年,知县胡濂开始筑城修墙,长五百余丈,开东、西、南、北四城门。
古城素有“九街十八巷,九宫十八庙”之谓。
现为中心镇政府所在地。
武庙古城内建筑大多始建于明末清初,后陆续修补、扩建。
现存有城墙、文庙、天上宫、文昌宫、武庙、城隍庙、万寿宫、镜心亭、传教士故宅等,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
建筑群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建筑群包括城墙(北门段)、镜心亭、文庙以及传教士故宅等;南区则包括天上宫、文昌宫、武庙、城隍庙、万寿宫以及城墙(西门段、东门段)等。
万寿宫左右厢庑中心古镇远景1983年4月,武胜县人民政府公布中心古建筑群中的城墙、镜心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4月,武胜县人民政府公布万寿宫、传教士故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2月,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心古建筑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镜心亭 明代城墙:始筑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清时期多次维修。
现仅残存北门、西门和东门两段。
万寿宫梁架 文庙:北面紧邻镜心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明末遭毁,清雍正十三年(1735),知县吴作霖得武生张星捐楠木十四株,于旧址重建,后多有增修。
坐西向东,现仅存大成门和大成殿。
万寿宫山门 天上宫:位于中心镇西南,南面靠文昌宫。
坐西朝东,现仅存正殿及南北厢庑,建筑面积780平方米。
武庙正殿柱础文昌宫:位于中心镇西南,南面紧靠武庙,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
坐西朝东,三进三院式布局,由三殿及左右厢庑组成。
武庙梁架 武庙:北面临文昌宫,南面紧靠城隍庙。
清雍正九年(1731)知县吴作霖移庙于城内。
民国四年(1915),改武庙为关岳庙。
坐西朝东,现存正殿、后殿、左右厢庑以及照壁。
万寿宫:亦称江西会馆,位于中心镇东南,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84年)。
建筑呈三合院布局,均为穿斗叠梁式木构架,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
武庙、文昌宫、城隍庙相连传教士故宅:西式建筑,石木结构,坐西向东,一楼一底。
单檐,小青瓦屋面,施廊柱,墙体及柱均系条石砌成,大小房舍10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