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2020年首月也接近月底了。
按照传统情况来看,春节期间属于楼市淡季,买卖房都不会那么活跃,但这不代表大家不谈论房价,特别是春节这样一个亲朋好友相聚的时期。
然而,这个春节有些特殊,那就是都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生活终究会逐步恢复正常。
接下来,人们对楼市关注的焦点还是趋势向哪个方向,要厘清这个问题,回顾一下2019年楼市就显得很有必要。
先说一下整体,根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房价为9310元/平米,上涨6.56%,销售面积同比2018年微跌,销售金额创新高,近16万亿元。
全年出台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超过620次,按照官方的说法,全国楼市已经处于一个平稳状态。
具体而言,楼市分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市场较热的唐山出台了限售42个月的规定,而千里之外的四川达县则出台了维护楼市稳定的12条,究其原因,市场降温甚至下滑过快。
相比新房市场的可圈可点,二手房市场就要显得理性很多,成都、重庆、杭州、武汉等地的二手房挂牌量增多,相继迈过10万套大关,成交周期拉长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可能是3-5个人看一套房,现在就可能倒过来,3-5套房只对应一个看房人。
但很多网友反应,都说这里降了,那里跌了,为什么我们这里并没有降价?究其原因,无非就这么两点:一是一些人挂卖房子,仅仅是试水市场,并不着急卖,所谓“高高挂起,爱买不买”,所以,当买房人真想买时,除非一些急需用钱的房主有较大杀价空间外,大多数卖房人的让价力度有限。
二是地区之间差异。
楼市基础好的城市,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做后盾,市场购买力还是比较强大,比如说上海外来人口都有近千万,按照1%的人买房,也是10万套级别的消费市场。
而类似鹤岗这样的城市,纵使3、5万一套房子,也未必有很多人买,道理很简单,城市就业、配套等资源决定了是否有真的居住需求。
其实,楼市中还有一点比较隐蔽的东西。
现在许多开发商卖房,即使让价促销也不会告白天下,因为担心老业主讨要说法。
所以,他们会通过送车位、送装修家电、减免物业费等形式,表面未降价,实际达到让价促销目标。
楼市虽然不比股市变化快,但也有共同之处,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从众心理驱使,人们往往会丧失独立判断,争相进入市场。
有时候因为一个规划,一则消息,加之媒体的渲染,比如环京地区各种小道利好消息频传,比如当时2万的房价,已经在短短两年翻番了,还想当然的认为,不久就要到3万,甚至4万,一些房产投资者相继入市,到了2018年时,市场就急转直下,炒房脱手不容易了,当大家都意识到时,市场就产生了相互“践踏”,一些楼盘价格从3万多,跌到2万多,不出几个月,1万多的盘也随处可见。
朋友圈有业主甚至首付都不要了,只求有人能接手房贷月供。
在不少人看来,住宅市场起伏不定,那么商业房市场是否更有保障呢?比如坐着收租或者自己经营都不错。
特别是我们很多返乡朋友,进入到所在的市县消费,会发现一些商铺门面异常火热,这其实也不假,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一个小店铺,就在过年短短几天,收入几万也不是问题。
商铺带来持续不断的现金流,是不少人青睐商铺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可能仅是一个表面现象。
买过商铺的人应该知道,商铺价格往往比周边住宅价格高出近一倍左右。
大家可以算一笔账,花2万一平米买60平米商铺,1年租金可能就只有4-5万,收益率也只有3-4%,这跟我们的存款收益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商铺变现比较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税费比普通住宅高很多。
有人会说,我们可以自己经营,实际上,这些年商铺受到网络电商冲击,除了一些必须到实体店消费的商品,大多店铺经营状况并不好,一些实体店甚至被当作比价、试看的体验店,并不产生实际消费。
很多返乡客所消费的店铺,不过就只有节日那几天,平时人流量都没有,何谈消费呢?来自三亚的黄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一般来说,小区周围都会配建一些商业综合设施,以满足周边居民的需要。
在房产中介的极力推荐下,黄先生通过首付加按揭的形式,买下了自己居住小区附近的一个中小型综合体商铺,单价3万元/平米,面积是120平米,总价360万元,而当时附近小区的价格在2万元/平米,在黄先生看来,相比住宅价格,这个还是划算的,但随着住宅价格下跌,加之该综合体开业后,招商情况不佳,租金也是一再下滑,而且还难出租出去。
半年快过去了,黄先生的商铺挂牌价只有1.8万元/平米出头,按照成交价10%的议价空间,黄先生的商铺实际价只有1.6万元/平米左右,此时,黄先生生意上正好急需资金周转,最后不得不咬咬牙以1.5万元/平米的单价卖出,半年内,足足损失了180万元,这还不包括资金成本。
根据机构数据显示,三亚位列2019年十大房价下跌城市榜首,全年累计跌幅达17.9%,一方面是由于特殊的季节性因素,另一方面跟楼市调控也有很大关系,外地投资客锐减,销售难度加大,加上开发商融资不易,降价回款成为不少流动性不好房企的必然选择,此外,面对“高高挂起”的二手房市场,购房者越来越理性,并不着急入市,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有网友就表示,在楼市调控持续下,房价难有大的上升动力,如果观望增多的话,耗不起的一定不是购房者,开发商或者炒房客才是热锅上的蚂蚁。
对此,你如何看待呢?欢迎留言说说你所见情况。
学习更多房产和购房知识,欢迎关注本号房产专家肺腑之言!2019年买房、卖房经验良心总结篇,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