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开发重心几经迁移。
最初在城厢街道人民路一带,2000年左右北移至金城路区政府板块,今天则来到市北、钱江世纪城。
新区建设如火如荼,优质城市资源纷纷北上布局,但只有公办学区优势,依然固守在市北南面的区政府板块和南部新城,短时内不会被瓦解和重构。
区政府板块和南部新城的公办学区情况如何?今天续上萧山学区分析的第四篇,萧山区政府、南部新城学区解读。
关于这两个区域的学区选择逻辑,我们在《读懂学区买对房!萧山学区看这篇 | 杭州学区解读No.1》中已经叙述,本篇不再重复,更侧重对学区形成的介绍。
我们采访了萧山教育界人士、,萧山当地家长和一些熟悉萧山教育资源变迁的社会人士,本文经对访谈交流信息整理编辑而成。
| PART 1 |公办小学及对口初中一览| PART 2 |萧山历史底蕴深厚,建国后几经县、市、区制行政改革,城区版图一扩再扩,人口腾挪迁移,过程中,学校也经历浮沉变迁。
1928年左右,湘湖师范学校在湘湖边成立。
彼时起,湘师为萧山甚至浙南片区供应了源源不断的师资人才。
因此建国前,萧山已开办多所学校,包括劲松小学、湘师附小、人民路小学和体育路小学(后合并为今天的湘师实验)、城厢镇国民中心小学(今朝晖小学)、崇化乡中心小学(今贺知章学校)等。
除崇化乡中心小学外,其它学校无一例外都集中在今天的城厢街道一带,在当时都享有不错的口碑。
△湘湖师范小学城厢街道、尤其是今天地铁2号线人民路站附近一带,从建国前到2000年区政府北迁,一直是萧山的中心城区,见证了萧山从计划经济国营大厂时代到改革开放的城市变迁。
能够代表萧山国营大厂时代辉煌成就的,即杭发厂、杭二棉、杭齿厂。
大厂建设模式基本“克隆”前苏联工业企业规划布局,厂区、家属区及职工医院、食堂、学校、幼儿园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因此大厂落址在哪儿,城市版图便扩张到哪儿,围绕大厂建学校蔚然成风。
杭二棉上世纪60年代落址今金城路片区,1963年杭二棉小学成立,即金山小学的前身;1956年杭发厂成立,落址今顺发旺角城、北山公园南育才西苑一带,2年后“萧山电机厂职工子弟学校”成立,即今天江寺小学的前身。
杭齿厂落址今崇化-西山一带,带动成立杭齿技校,小学则为1950年成立的湘湖小学(今湘湖小学前身)。
虽然大厂带动了厂区学校的兴建,但彼时城厢人民路附近的学校,比如湘师附小、人民路小学、城厢镇国民中心小学(今朝晖小学),依然是萧山人心中的正牌名校。
| PART 3 |改革开放前后,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城市版图继续扩张。
城厢西已经被杭齿厂“占据”,城市开始往人民路南,今高桥小区、南市花园、泰和花园一带;以及城厢东的萧山商业城、萧山汽车总站一带扩张。
新城深度开发,人口随之迁移,教育需求兴起,高桥小学、高桥初中、回澜小学、回澜初中、育才小学成立。
△高桥小学△回澜小学适逢1993年住宅制度改革,房产可自由买卖。
后泰和花园开发,形成萧山首个富人集聚区。
同时,城厢东、商业城附近汇集的下海经商人群,也是一批相对有远见、有财富能力的人群。
两区多数家庭都拥有较良好的教育投资能力,加上学校自身狠抓教学质量,于是高桥、回澜异军突起,逐渐超过其他学校,和城厢镇中心的朝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而崇化、西山一带,随着国营大厂时代远去,又背离城市扩张方向,发展势头逐渐衰微,90年代后崇化南片区固然开发了一些房产,但并没有提升板块地位,崇化及其南片区,即今天的蜀山一带,开始沦为萧山城市低收入人群聚集地,生源情况也有所下滑。
2000年初,朝晖小学初中从城厢人民路中心位置迁址到蜀山,彻底失去生源优势,教育成果开始下滑。
朝晖渐趋没落,高桥、回澜崛起为萧山教育界的终极两强。
| PART 4 |而同样出身于国营大厂时期的杭二棉,因所在金城路地段恰好吻合萧山城市发展方向,逐渐变成继泰和花园之后,萧山的第二批富人集聚区,生源优势得以保留。
2000年初,萧山区政府北迁至今天的金城路和市心路交叉口,萧山城市开发重心也北移至金城路一带,带动当时萧山的财富人群、市府人员北迁。
以市心路为界,市心路西侧,杭二棉附近,开发了多个商品房项目,在当时成为萧山的富人区。
有生源优势,加上政府扶持,杭二棉子弟学校2012年更名为金山小学,2015年引入浙师大教育资源,此后教育质量扶摇直上,口碑渐立。
△浙师大附属金山小学市心路东侧,市府人员北迁后,大量安家在银河小区,银河小区对口公办小学为2006年建校的银河实验,银河实验拥有了生源优势,在此基础上逐渐确立名校口碑。
| PART 5 |不过,并非金城路附近所有学校都受惠于2000年初的开发潮和人口迁移潮。
北干小学1997年建校,学区生源优势略不及银河实验,口碑也略不及银河实验和金山小学。
湖滨小学1950年建校,当时是所村小。
2000年左右,周边兴起商品房开发潮,2008年左右,当时的豪宅项目绿都湖滨花园落址湖滨小学西侧,据当地人回忆该项目当时很受萧山富裕阶层的欢迎。
△湖滨小学但湖滨小学不像杭二棉子弟学校能够获得较大力度的政府支持,从学校硬件到师资都没有深度改良。
富裕阶层入住湖滨花园后,因有钱有关系,多数选择把孩子送往杭州主城区读书,而不是入读旁边的湖滨小学。
因此湖滨小学的生源主力依然由周边农村、拆迁安置房构成,类似湖滨花园的商品房生源占比较少。
从学校硬件到生源情况都没有质的改变,湖滨小学的口碑相比银河、金山就稍差。
今天住在湖滨花园的业主A女士,也在想办法避开入读湖滨小学,打算找关系把孩子安排进银河实验。
至此,萧山北银河、金山,南高桥、回澜的第一学区梯队形成。
在不少宝爸宝妈们眼中,金山、银河的教育质量,在今天足以对等高桥、回澜。
其他学校,如湘师附小、江寺、劲松、汇宇、湘师实验、北干、育才、湘湖小学等可以归为第二梯队。
该梯队中,湘师附小、汇宇、北干口碑稍好。
| PART 6 |2013年,原老牌名校人民路小学、体育路小学合并为湘师实验,但由于城厢人民路一带作为中心城区早已成历史,两所昔日名校的合并,并不能改变学区梯度格局,倒成了该区域的中心城区功能衰落导致人口流出的一个注脚。
同处于老城区,只名校如回澜、高桥一带的学区房依然不断有人慕名买入,这两所学校由此得以保证生源数量。
买回澜、高桥的大多数是萧山本地年轻家长。
双高桥学区的楼盘高桥小区房源老旧,自住不方便,买了后大多出租。
近期,高桥小区拆迁事宜提上日程,据悉拆后可能暂做停车场,待亚运会过后另做他用。
受拆迁消息影响,小区挂牌房源少,50来㎡户型的单价高达近5万元/㎡。
“但高桥小区,基本出一套秒一套的。
”负责高桥小区房源买卖的中介说。
△高桥小区双回澜学区的楼盘回澜南苑、回澜北苑的房子相对高桥小区稍新,仍适合居住,挂牌房源也多,房价略低,约3万元/㎡。
不少回澜学子入住在回澜南苑。
另外,由于回澜南苑近邻萧山中学,很多萧中学生也在回澜南苑租房居住,因此小区的人居氛围较不错。
“买了这里(回澜南苑)的房子,九年回澜读书,高中如果考得进萧中,就还要再住个三年,算起来可能一住就要住12年。
”一为孩子入读回澜而买了回澜南苑的业主告诉“房叔”。
这位妈妈不选择高桥学区的原因,是怕孩子适应不了高桥的高压应试模式。
| PART 7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理念也时变时新,高桥学校的高压应试然后出文化课高分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讨好所有家长。
除此之外,萧山区城区的学区变化还表现为以下几点:1、杭齿厂将搬迁,浙二医院落户,崇化朝晖片区开发了多个商品房源,这些或将促使未来区域生源质量的提升。
2、湖滨小学学区范围划入多个商品房楼盘,业主多为在滨江上班的新杭州人,未来学校生源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3、集团化办学的推行。
银河实验、金山、高桥、回澜都在输出教育品牌,将有力提升萧山区的整体教育水平。
今天,萧山教育质量总体上仍落后于主城区,但相信随着城市发展,萧山整体的生源和教育水平都会有所提升。
-END- 文/豆豆豆豆泡 编辑/豆豆豆豆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