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连日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聚焦居民身边每一件“小事”,从“微”入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改造,让生活幸福升级“现在我们可以在这里晒太阳休息、聊天,还可以看看‘消防机器人’,真的很开心。
”居民王奶奶坐在新安装好的便民椅上喜笑颜开。
近日,苏安南社区组织“红管”志愿者对生活小广场进行了一次“微”改造,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和点赞好评。
不久前,社区党委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后决定在小广场上健身器材一侧安装一些便民椅,供居民休息、聊天、看书等。
这些椅子的设计既实用又美观,为广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社区环境,让居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区的温馨和关怀。
除了便民椅,广场上还出现了一对特别的“消防机器人”。
这对“消防机器人”其实是用废旧消防器材零件组装而成的,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观赏价值。
它的出现,也瞬间吸引居民前来打卡,不仅为广场增添了趣味性,也让居民们更加了解消防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微服务,打通为民“最后一公里”为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近日,葑塘社区在徐家浜二村小公园内开展公益便民服务活动,累计服务居民数百人,受到居民热烈欢迎。
活动现场,“红管”志愿者们各展所长,为居民有序提供涵盖理发、修伞、磨刀等多种多样的便民服务。
考虑到社区老年居民众多,健康服务有较大需求,本次活动社区特地增设了测量血压和视力检查等项目,针对检查结果,还有专业志愿者为居民现场解读并提供相关养生指导意见,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各类宣传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社区法律明白人结合真实案例为辖区居民和路过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现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款,提升居民学法用法的意识;青年志愿者向社区“爱宠人士”倡议文明养犬,共建文明新风尚;食品安全信息员则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契机,用趣味、互动的方式向居民科普“舌尖上的安全”……居民们乐在其中,在收获满满的同时,也在紧贴人心的服务中感受到了冬日里的融融暖意。
据了解,像这样的便民服务“大杂烩”今年以来已经在社区开展了数场,深受居民热捧。
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把居民的需求作为活动的出发点,用优质的服务“精准落子”,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解居民所忧,多渠道多领域整合周边及共建单位资源,脚踏实地绘就居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微整治,以“小”见“大”走新又走心近日,团结社区更换社区内过期老旧的健身路径,以“微整治”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
团结社区虽小但人口密集,且多以老年居民为主。
为了满足居民对日常体育健身的需求,社区在8年前建设了一批健身路径。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健身路径已经出现了老化、损坏等问题,给居民的健身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团结社区决定进行健身设施的更新工作,将过期老旧的健身路径进行更换。
为此,社区发动“红管”志愿者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对健身路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工作小组确定了需要更换的健身路径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同时,社区还邀请了专业的安装团队,对健身路径进行重新安装和调试。
工作小组也在现场协助安装团队确定安装点位并进行了验收,确保器材能正常使用。
在整个更换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社区广播向居民宣传健身路径更换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健身活动。
目前,新的健身路径已经投入使用,居民们纷纷表示,新的健身路径不仅外观美观,而且功能多样,给他们的健身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动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