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是浙江的茶农最繁忙的时候,因为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关系着家里一年的收成。
也不知道从哪年起,安吉白茶就出名了,连带着周边的茶叶都被带动起来了,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于是,村里人都纷纷把自家的山给开垦出来种上白茶,黄金茶,黄金叶。
本来是连绵不断的群山,现在是连绵不断的茶山。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山。
有的一两亩,有的三四亩。
有些人还觉得数量太少,又去承包了别人的,多的有几十亩地。
我哥家就有十几亩茶山。
光这些茶山的收入就占了他们家一年收成的2/3。
前几年茶叶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轻松挣几十万。
疫情过后茶叶生意就差一些。
山多了,茶叶长起来的时候速度就很快,光靠自己家里人肯定是采不完的,等到这边没摘完,那边就老了,于是就需要招工。
一开始招附近村里家里没有茶叶的人来采,可这些人还远远不够。
满足不了当地市场的需求。
于是,有些人就很聪明,专门做起了类似于中介的工作,他们去安徽,河南,湖南,山东等地去招人,把那些地方剩余劳动力,基本上是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妇女招过来,也有一些六十几岁的,用一辆辆大巴车拉到浙江来采茶叶,然后中介跟茶农收取招人的路费及提成。
像我们这里招一个工人就要出500块钱给中介。
具体哪家分到哪些人,会不会采,是不是老手,这就看运气了,有些人家招到的人手脚麻利,采茶叶就很快,也有些纯粹就是来玩玩的,看着别人出来,自己也就跟着出来了,基本不大会采的也有。
每年都有很多外地人来这里,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也能挣得几千块钱。
工钱的算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不管采多少都是150块钱一天,还有一种是多劳多得,按28一斤来算,一天采6斤的加10块钱,采7斤的加20块钱,采8斤的加30块钱,采得多的一天挣好几百。
按雇主来说两种方式都有利有弊,第一种雇主需要时不时盯着,招的这么多人里面难免有偷懒的,反正不管多少都有150块钱一天,有些人就不怎么积极。
第二种,采茶叶的人积极性都很高,都不用雇主看着,但是采的茶叶质量就很一般,因为图快,有时候采的茶叶就很长。
反正两难全。
等到下雨天不能采茶叶的天气,采茶叶的人还会结伴一起周边玩一玩。
有些人都成了本地的熟客,因为她们年年来。
有些和雇主家相处得好的,还成了朋友。
每年的这个时候浙江的茶山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