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强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中,临港实现了水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智慧调度,很好地发挥了源头减排和过程控制的作用。
这样的成果归功于一项技术试点——海绵城市。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将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由上海市政总院牵头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在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营等环节实现全过程管控。
海绵小区、海绵道路、海绵校园、海绵指挥调度……整个临港变成了一块蓝绿大海绵,成功经验将向上海全市和全国类似地区推广。
2016年4月,上海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区位于临港,面积79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海绵城市试点地区。
总院作为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支撑牵头单位,高度重视,牵头开展了临港试点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和海绵城市建设三年实施计划编制等顶层设计工作,牵头承担了小区海绵化改造、道路海绵化改造、海绵城市智慧管控平台建设等EPC项目建设,成功打造了芦茂路、捷迅路、海绵城市展示中心、临港家园口袋公园、宜浩佳园、新芦苑等众多精品示范项目,为临港试点区建设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得到了市主管部门、临港管委会和各开发主体的高度认可。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临港已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建成了包括河湖水系等蓝绿大海绵和道路、小区等中小海绵在内的完整海绵体,海绵建设试点中的工程项目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经验总结,准备最终验收工作。
海绵型小区临港试点区对26个已建住宅小区进行了海绵化改造,改造小区总面积达到200公顷,目前已全部完成,同时,新开发房地产项目也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海绵城市改造前,已建小区普遍存在雨污混接、道路或停车位破损、局部地区易积水等问题。
小区海绵化建设按照屋面雨水、路面和停车位雨水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