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所自认为的肥水,99%的认知是错的,那么如何科学认识肥水?这是很多水产养殖从业者和水产技术员所困惑的。
➤传统意义上的肥水就是向养殖水体里施肥就是肥水,这是绝大多数水产养殖从业者所认为的,事实上肥水并不那么容易做到,不是你向水里施了肥,水就可以肥起来。
➤如何更加科学地定义“肥水”?肥水是指水体里有益藻类的生物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水质保持一定的活性和稳定性。
这里有四个关键词——有益藻、生物量、活性和稳定性。
肥水需要哪些基本条件?藻种——池塘本身、外界补充;适合藻种的营养,当然不同的藻种对营养的需求不同,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要使用对肥水产品定向培藻、精准肥水;适合藻种所生活的环境——光照、酸碱度、温度、水活度与渗透压、氧与氧化还原电位等。
不同的藻类有不同的肥水标准,就简单地选几个藻种以透明度为标准举例说明,比如硅藻类有益藻(小环藻)透明度通常在50—100cm,绿藻类有益藻(小球藻)透明度通常在30—50cm,硅绿藻水透明度通常在40—50cm。
把以上概念搞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如何科学肥水? 01 藻种的选择(以淡水养殖为例),根据养殖环境如温度,低温应选择硅藻,以小环藻为主;高温应选择绿藻,以小球藻为主。
左图小环藻,右图小球藻02 藻种所对应的营养,要想在养殖池中快速培养有益藻并让其成为优势藻种,就需要根据藻种的需求,把无机盐类、各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元素等以合理的比例搭配。
03 影响藻类生长的因素,光照: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增强,藻类光合作用增强,藻类生长速度就快;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藻类生长速度就快;营养:碳、氮、磷、钾、钙、镁、钠等各种离子;二氧化碳气体5%—10%。
04 肥水困难的处理方法缺乏藻种:通过进新水或直接补充有益藻种,同时施加藻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尤其出现藻种缺乏的水体,无论怎样向水体里投肥,但就是肥不起来,于是很多养殖户就认为是肥水产品(此时绿源多肽比窦娥冤还冤)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个误解);低温:低温肥水应选择硅藻如小环藻;浮游动物过多:使用杀虫药沿塘边杀一下,解完毒即可培藻;有害藻类:通过培养有益藻及后期的合理的营养搭配进行前期控制有害藻;毒素、有机质或其它有害物质超标: 降解后解完毒肥水培藻;水浑浊如黄泥巴水: 絮凝后再培藻;pH值:6.5—8.5适合有益藻类生长。
05 培养有益藻的意义增加水体溶解氧,水体里80%以上的溶解氧是由水体里的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吸收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细菌代谢的产物、重金属离子等;抑制水体病原微生物的发生,为水生生物保驾护航;为滤食性水生生物提供天然饵料。
06 培藻培菌的方法以最佳水体透明度(30—50cm)为标准;透明度高(>50cm),肥多菌少;透明度低(<20cm),菌多肥少,如果中后期藻类老化再适当补肥。
补充说明,尤其到了养殖的后期,水色是想对来说是较浓的,水体是不缺乏氮肥的,这样的水体要少量多次用有益菌和微量元素来平衡藻相菌相,同时分解吸收老化的藻类。
07 水体里的藻类对pH值的影响水体里的浮游植物白天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使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累积,pH值就增高;水体里的微生物呼吸,有机质分解消耗氧气,使水中的二氧化碳累积,pH值就降低。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记得转发和收藏。
关注“晓农音”微信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农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