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从辉煌到负债2.5亿,从“中国第一高楼”到烂尾,“巨人”陨落(中国 第一 高楼)

发布:2024-09-03 浏览:25

核心提示:从白手起家的创业青年到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史玉柱只用了三年。从人人膜拜的英雄偶像,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史玉柱也只用了三年。在中国,很难有一个企业家经历了这么惨痛的失败以后,还能东山再起,但是史玉柱做到了。而经过了巨人集团那过山车一样的六年,他也一改以前的恃才傲物和锋芒毕露,变得低调内敛了起来,而在经营风格上也成熟了很多。这或许,是那段惨痛的失败所能给予他的最宝贵财富。一、中国“巨人”的崛起1992年,曾有一家知名媒体在北上广等等大城市,对几万名年轻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写出你最

从白手起家的创业青年到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史玉柱只用了三年。
从人人膜拜的英雄偶像,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史玉柱也只用了三年。
在中国,很难有一个企业家经历了这么惨痛的失败以后,还能东山再起,但是史玉柱做到了。
而经过了巨人集团那过山车一样的六年,他也一改以前的恃才傲物和锋芒毕露,变得低调内敛了起来,而在经营风格上也成熟了很多。
这或许,是那段惨痛的失败所能给予他的最宝贵财富。
一、中国“巨人”的崛起1992年,曾有一家知名媒体在北上广等等大城市,对几万名年轻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其中一个问题是,“写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
问卷一统计,第一名,比尔·盖茨。
第二名,史玉柱。
1982年,史玉柱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浙江大学数学系,然后又考到深圳大学读研究生。
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安徽省统计局当一个公务员。
野心勃勃的史玉柱呆了几个月后,毅然辞职——回家写程序。
史玉柱发现,当时的电脑,因为设计、生产都在国外,汉化工作做得很不到位,运行起汉字系统很不方便。
当时,单位买台电脑,得花一万多,完了后,还得再买一台2万块钱的打字机,不然就没法用。
史玉柱就想,为什么不编一套软件,直接用电脑打字呢。
就这样,怀揣着这个创业的idea,9个月以后,汉卡M-6401诞生了。
史玉柱1990年夏天,带着这套软件,还有东拼西凑借来的4000块钱,史玉柱回到了深圳,准备开始白手创业。
史玉柱在《计算机世界》杂志打广告。
短短两个月,史玉柱就净赚了10多万。
史玉柱很快就把这笔钱一股脑儿地投到广告里,短短几个月后,他就从一个怀揣10万元的码农,变成了一个低调的百万富翁。
赚到了第一桶金以后,史玉柱再接再厉,捣鼓出了汉卡M-6402,一套文字处理软件。
新产品开发出来了,史玉柱带着新软件,从深圳搬到珠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名字很响亮,很霸气,就叫“巨人”。
为了尽快地组织起巨人的销售网络,史玉柱大手一挥地宣布,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只要订购了10块巨人汉卡,就可以免费来珠海参加巨人的销售大会。
他的部下们都劝他,说这门槛定得太低了,要知道办一场大会花销可不小啊。
可他却铁了心,宁可自掏几十万,也要赔本赚吆喝。
史玉柱的豪赌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1991年,200多位经销商热热闹闹地聚在珠海;第二年,巨人汉卡的销量一跃成为全国同类产品的榜首,而且还在以几何级数增长。
接下来,巨人集团又接连开发出了传真卡、财务软件、防病毒卡、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等等一系列产品。
二、 烂尾的“中国第一高楼”1992年,刚刚创立1年的巨人集团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春风得意的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作为集团总部的办公楼。
对于巨人集团来说,要实现办公的功能,15层足矣。
可在内部研讨的时候,有人提出不如建18层,吉利;又有人反驳说,18层听起来和地狱似的,不如建19层。
一来二去,研讨到最后,定在了38层。
在当时,要盖一座 38层的大厦,大概需要2亿元的资金,工期在2年左右。
这对巨人集团来说不是一笔小钱,可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大厦的高度设计却是一变再变。
先是1992年下半年,一个领导来视察,到巨人大厦的工地转了一圈以后,说:这个楼的位置很好啊,光自己用可惜了,为什么不索性盖得高一点,做地产开发呢?就这一句话,让史玉柱改了主意,把38层改成了54层。
接着又有消息说,广州要盖全国最高的楼,定在63层。
有人就撺掇了:咱巨人不蒸馒头争口气,得把他们比下去,为珠海争光啊!史玉柱一想,确实,自从巨人集团成立以来,珠海市政府一直都大力扶持。
别的不说,就说这次盖巨人大厦,土地的转让价也是一路从每平方米1600元一路降到了350元。
饮水要思源,知恩要图报啊。
就这样,巨人大厦又从54层变成了64层。
可这还没完。
传来消息说第二年江泽民主席要莅临视察,史玉柱一拍脑袋,又往上加了6层。
最后,巨人大厦定在了70层。
大厦变成70层,层数翻了1倍,可工期却增加了2倍,成了6年,而需要的资金量更是增加了5倍,到了足足12亿元。
这么大一笔钱,从哪里来?史玉柱有自己的一套“零负债理论”。
他觉得贷了款、欠了债,你就成了银行的孙子,处处得求着人家,不行。
于是智囊团们想出了一招:卖楼花。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盖楼之前,先往外预售一部分,拿一笔定金。
这样,一边盖房子,一边卖房子,资金压力不就小了吗?1993年,整个中国的经济已经过热发展,只要是个房子都能卖出去。
像珠海西区别墅,光楼花就卖出了十多亿。
等到1994年巨人大厦开始卖楼花的时候,国家已经开始宏观调控,可就算是这样,史玉柱还是一下子圈进了一个多亿。
可谁也没有想到,楼花才刚刚发完,巨人集团的命运就迎来了剧变。
而这座曾经被寄予厚望,想要冲击“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直到今天都还烂尾在矮矮的两层。
三、巨人集团二次创业1993年,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失效了,以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中国电脑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确实,当时中国的计算机行业才刚刚起步,可像康柏、惠普、IBM等等一批国外的竞争对手却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要论技术论财力,那都是天壤之别。
他们进军中国市场,那就像狼群进了羊圈,本土企业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而像巨人,虽然销售额做到了好几个亿,可是毕竟才成立没几年,主打的产品还是汉卡和桌面印刷系统,市场不够广,品牌不够硬,技术也不够牛。
唯一能说的,就是“国产”两个字。
史玉柱的目标就是让巨人做中国的IBM,扛起发展民族工业新经济的大旗。
可是人家真正的IBM来了,巨人又打不过,怎么办?那就转移阵地。
1994年8月份,史玉柱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提出,巨人集团要进行“二次创业”。
也就是说,扩张新产业,走多元化经营的路子。
什么新产业呢?史玉柱瞄准了当时如日中天的保健品。
选中保健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市场大。
再一个是利润高。
1994年,全国保健品市场的销售总收入达到300亿元,还没有国际品牌的竞争。
史玉柱当时宣布,进军保健品和药品行业,要花5亿元,在1年内推出上百个新产品。
用新业务的扩张来重新激发公司的创业激情,利用现有的品牌优势来快速获得大量利润,缓解电脑行业遇到的发展阻碍,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
可是在执行上,史玉柱却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新业务和老业务之间,没有做好资产和管理上的剥离,结果只要一个出了问题,整个公司都得遭殃。
四、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确定了要进军保健品以后,巨人集团很快就推出了第一款儿童保健品“脑黄金”。
广告语气壮山河:“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
其实就是化用了邓总设计师的那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深入人心的广告语,加上巨人的品牌效应加持,很快,脑黄金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几个亿。
有了脑黄金的成功试水,史玉柱的豪赌天性又一次暴露无遗。
他亲自挂帅,策划了“三大战役”活动。
整个集团仿效军队的建制,搞了什么总指挥部、八大方面军,各级总经理的头衔也改成了“方面军司令员”“军长”或者“师长”。
架势拉开,人马聚齐。
1995年5月,史玉柱一声令下,巨人集团一口气推出了10多款软件,10种药品和12种保健品。
与此同时,巨人集团砸了1个亿,让全国上百家主要报纸上面,都整版整版地登着巨人集团的广告和新闻;并往各地市场派了几千名营销人员,让巨人的产品在最短的时间里出现在全国50万家商场的柜台上。
那这样一番“闪电战”下来,各地分公司也纷纷管总部要货,短短15天,订货量就突破了15亿元。
可这订货量,不等于市场销售量。
过了两个月,史玉柱这才发现,回款速度太慢了,产品好像卖不动,于是不得不“暂停整顿”。
可这时整顿也晚了。
在“三大战役”之前,巨人的财务状况其实还算不错;可“三大战役”一搞,贴了1个亿的启动费不说,还得给两三千号员工发工资,流动资金就不太够用了。
更捉急的是,尽管这边市场在停滞,利润在下滑,可那边巨人大厦还得继续施工,不断砸钱。
当时巨人在大陆的楼花买卖协议里头规定,大厦到1996年底要完成一期工程,也就是底下的20层;否则巨人不但要退还定金,还得再给予经济补偿。
于是,为了避免楼花违约,史玉柱不得不从保健品这边抽调资金,去填巨人大厦的窟窿。
可保健品这边的资金本来就有困难,结果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到最后两头都没落到好。
1996年9月,大厦终于完成了地下部分的工程,可就在这时,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也全面爆发了。
五、公关不力巨人终破产随着三年之约越来越近,大厦工程停滞,投资人来闹,史玉柱没有做好危机公关,被媒体大肆报道负面消息。
更糟糕的是,巨人之前在广告营销的时候,诋毁竞争对手娃哈哈的产品含有激素,会引发各种现代儿童病,结果被娃哈哈告上法庭,不仅赔了200万,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道歉。
从此,巨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更是万劫不复。
有些部下就劝史玉柱站出来澄清谣言,让大家恢复信心。
可史玉柱却不愿意,他说,不用去找记者,我们的名声已经坏到不能再坏了,找记者还能有什么用呢?就这样,史玉柱轻易地放弃了最后一次和社会沟通,获取同情和救援的机会。
但实际上,巨人那个时候的状况远远没有媒体说的那么糟糕。
虽然巨人大厦确实缺钱,可是最慢最花钱的地下工程已经完成了,只要再来1000万就能重新开工。
按照当时的盖楼速度,5天盖一层,就算没法如约交付,可只要楼一天天地高起来,投资人心里也会踏实不少,矛盾也就不会那么激烈。
那这1000万算多吗?对于资产规模已经有5亿的巨人来说,并不多。
想当年,巨人最辉煌的时候,光青岛一个分公司,一个月就能交上来1000万。
而现在虽然已经没有现金可用了,可账上还趴着3个亿的账款没收上来呢。
据史玉柱估计,其中能收回来的至少有1.2亿。
可坏就坏在,光你内部清楚怎么回事儿,没用,现在全国人民都相信你要倒闭了。
结果巨人的产品没人买了,骨干员工一批接一批地走了,经销商的账也赖着不还了,甚至在各地分公司,经理、员工侵吞公产的比比皆是。
史玉柱想问银行贷款,银行却袖手旁观;求助地方政府,可政府既不能命令银行放贷,也不能让媒体闭嘴,更不能让楼花投资人放弃赔偿,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也没能拿出个建设性的方案。
看来自己是保不住巨人集团了,史玉柱又提出了一个重组计划,转让巨人大厦80%的股权,再归拢归拢几个比较成功的保健品,重新启动市场。
可是接连谈了十几家,都没有谈妥。
最终,巨人集团还是没能渡过这个难关,而史玉柱也暂时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当中。
但大家可能没想到的是,巨人集团一直没有申请破产。
而史玉柱背着2.5亿元的债务,带着二十几个不离不弃的员工,离开了珠海这块伤心地,悄悄地组建了上海健特生物科技,主打产品:脑白金。
靠着脑白金,2001年史玉柱收购了当年巨人大厦的楼花,还清了旧债。
后来,他又成立征途网络,后来改名叫巨人网络,首创了游戏免费、装备收费的游戏模式,也是一炮而红。
编辑|凉山排版|凉山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轻资产楼盘,究竟能不能买(轻资产是什么概念)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