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乡土散文:单身宿舍

发布:2024-09-03 浏览:27

核心提示:乡土散文:单身宿舍文:丛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以后,还没有成家之前,每到一个学校工作,或长或短都有一个流动的家即单身宿舍。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环境差,条件有限,但是在单身宿舍的小天地里,过着快乐的单身汉生活,感觉还是很温馨很惬意的。 那一年秋季即将开学了,我被安排到一个偏远的村小当教师。开学前一天下午,我从家里拿着被褥衣物和水瓶脸盆还有一些书,骑着自行车赶往学校。 从我家到学校大约二十多里路。当时,这所学校还有带帽初中,小学有五个班。初中有三个班。全校一共有二十多名教职工。学校从前往后有三排教室,

乡土散文:单身宿舍文:丛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以后,还没有成家之前,每到一个学校工作,或长或短都有一个流动的家即单身宿舍。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环境差,条件有限,但是在单身宿舍的小天地里,过着快乐的单身汉生活,感觉还是很温馨很惬意的。
那一年秋季即将开学了,我被安排到一个偏远的村小当教师。
开学前一天下午,我从家里拿着被褥衣物和水瓶脸盆还有一些书,骑着自行车赶往学校。
从我家到学校大约二十多里路。
当时,这所学校还有带帽初中,小学有五个班。
初中有三个班。
全校一共有二十多名教职工。
学校从前往后有三排教室,东西排列着。
其中最前排,也就是最南排一排教室是土墙草盖,后两排全是砖瓦结构的教室。
另外还有坐东面西的六间土墙草房子,在校园的东面,是教工食堂和宿舍。
整个三排教室也是用土墙垒起的院墙,操场在院墙的南面。
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确定班主任,每个教师的课务,然后分课排课。
给远路需要住校的老师安排宿舍,我与朱维平老师住在一个宿舍。
宿舍安置在学校最前排的一间土房子里。
会议之后,我俩就开始认真整理宿舍了,先把宿舍仔细的打扫一遍。
紧接着搬来两张单人床,紧靠着北面窗口一左一右放着。
然后又搬来两张办公桌,并排放在东墙,自行车就放在西墙,一间土房子里既当宿舍,又当办公室。
我把蚊帐支起来,把随身带来的衣物放在床头里处,把书籍放在办公桌上,把脸盆水瓶放在门后面。
这样,我工作后第一个宿舍也就算安排妥当了。
当晚,朱伟平老师回家了。
学校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学校的食堂也还没有开伙。
谷主任来到我的宿舍,他带着我去住在学校南面附近的袁树培老师家吃晚饭。
晚饭后我一个人回到了学校的宿舍。
我的宿舍是从三间教室东头隔起来的一间当作宿舍的,另外两间做为办公室使用。
宿舍北墙开着一个窗户,安装两扇小木门便于开关。
打开小木门,窗外面有一排泡桐树,秋风吹来,叶子飒飒作响。
和杂草丛中的虫鸣声相互呼应着。
宿舍门口五六米处就是一道东西土院墙,墙角下也是一排泡桐树,院墙南面就是大操场。
我提着一个小铁桶,去后面右侧食堂门口打水。
那晚天气很好,夜空繁星点点,一弯如钩的新月,挂在西南的天空。
我从小压井里取出一桶水,回到了宿舍,简单的洗漱一下。
就坐在办公桌前煤油灯下,拿出从新华书店新买的一本《杜甫诗选》,第一篇就是《望岳》。
我十分认真地逐字逐句阅读几遍,然后用备课纸,把诗句抄下来,贴在东墙上,练习熟读背诵。
这是我提前规划好的学习计划。
说实话,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休息,真的睡不着。
我不时的走出宿舍,去操场上走走,然后再回到宿舍。
整个校园处在村子的外面,校园四周都是农田。
我一个人在空旷的校园里,稍稍有点害怕的。
就这样我独自一个人,在人生的第一个驿站,乡村学校的宿舍里度过了第一个夜晚。
我在这间土墙草盖的宿舍里,白天备课批改作业,晚上看书学习。
朱为平老师是初三语文教师,每天晚上都会坐在办公桌前备课或批改学生的作文,更多的也是学习。
他总是说教学相长,他认为自己虽然是师范毕业,但处于文革动乱时期,感觉知识学的太少,所以必须加强自学。
他的话也深深地记在我的脑子里,于是我也与他一起,每天晚上坚持学习。
我主要是自学师范教材的内容。
有时候朱为平老师和我办公学习到深夜,才休息。
我办公桌上面的墙壁上,贴满了古诗词,低头不见抬头见,每天读一读,背一背,日积月累。
我还有另外一个爱好,就是看小说。
古今中外的小说都想看。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回邢述宏老师拿来一本小说,是张扬先生的《第二次握手》,大家争相阅读。
实在没办法,大家只好排时间,按顺序借阅。
朱维平老师从早上开始阅读,一直到晚上看完后,交给我看。
我从晚饭后开始看,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到了天亮终于从头至尾把这部小说看完的。
因为点灯熬夜,整整熬去两灯煤油。
两只眼睛熬红了,鼻孔里都是黑黑的油烟 。
虽然是浏览,但心里感觉很高兴的,似乎收获多多。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天气转暖,朱维平老师搬到中排最西头的房子里办公学习与休息了。
所以宿舍里只有我自己了。
宿舍门口的一棵棵梧桐树开花长叶子了,似有清香扑鼻。
我经常拿着画板和铅笔,坐在宿舍门口练习素描,那时心里似乎有学画的冲动。
当然,只是爱好而已,于是我的宿舍墙壁上又贴满了动植物花卉素描。
最后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入流。
暑假开学了,学校最前排教室需要整修,更换笆草,我的宿舍没法住下去了。
学校就安排我和李校长一起住在食堂旁边的宿舍里。
这是我第二个宿舍。
宿舍坐东面西,是两间土墙草盖。
李校长的床靠北墙东西铺,我的床靠西墙南北铺。
李校长只在宿舍里休息,不在这宿舍里办公,他有专门一间校长办公室。
宿舍里只有我一张办公桌,宽敞多了。
仍然是为了学习,我日常就会把古诗词抄下来贴在墙壁上,方便阅读与背诵。
我还把自己画的梅花图配上王冕的《墨梅》诗贴在墙上。
李校长也是的喜欢看书看报的人。
记得有一次午休,他正在看人民日报,突然问我:“小徐,你知道‘萨尔瓦多’和‘厄瓜多尔’是那个洲?”我摇摇头,只得请教与他。
李校长也知道我平常喜欢看小说的,所以,只要我看过的小说,他总是要借去看一看,翻一翻。
李校长写着一手好毛笔字,是颜体字。
每逢开学集会或重大节日,比如国庆节、元旦、五一节、五四青年节、开学典礼等,学校都要开大会。
李校长就会拿出大红纸,让我帮忙,然后他挥毫泼墨,写会标张贴。
他还经常告诉我说:“多练练毛笔字,修身养性。
建议你练练柳体字。
” 我后来真的去县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柳公权玄秘塔字帖》。
由于课务多,每天需要备课上课改作业,还要抽空看书学习,我自己安排每天午饭后二十分钟时间练习毛笔字。
真的有进步,但终究悟性不高,至今毛笔字实在不能上墙。
偶尔写过几次春联,没过几天就被风或调皮的孩子们撕掉了,替我遮住了手拙。
我的宿舍是常有老鼠光顾的,也许是因为隔壁就是食堂的缘故吧。
特别是到夜晚,夜深人静,老鼠从洞里探出头来。
悄悄地爬到宿舍的横梁上,来来回回,有时爬到我的蚊帐上面,爬到我的办公桌上。
被赶跑了没多会儿,它又光顾来了。
所以,我的蚊帐和书都有老鼠破坏的痕迹。
有一回,隔壁食堂里的大桌子上放着一个装着豆油的塑料桶,一只老鼠用坚硬牙齿,咬开塑料桶钻进去喝豆油,最后爬不出来了,太贪了吧。
第二年午收季节,有一天深夜,一阵疾风暴雨还夹杂着冰雹打下来。
我躺宿舍床上,听着窗外尖厉的呜呜的风声,也可以听到冰雹钻进屋面草盖里面而发出沉闷的响声。
我的蚊帐上面开始漏雨了,床头屋漏无干处。
只好拿脸盆接水,啪嗒啪嗒的滴在盆里,如同古时的更漏。
我在这个宿舍办公学习和休息整整一年时间。
暑假后开学了,学校把中排一口三间办公室从东面隔一间出来当作宿舍,相当于把办公室分成两间大的,一间小套房,房门也是留在里面。
于是安排我搬到这间套房里,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使用。
这是我第三个宿舍。
所不同的是,这是砖木结构的瓦房。
袁宗江老师和我一个宿舍,仍然是两张床两张办公桌。
他只是午休,晚上不经常住这里,只要天气晴好,几乎天天回家。
白天我俩在一起办公的。
开学好几天,学校的食堂没人做饭了,住校的我只好从家里带来煤油炉子和小铝锅、盘子碗筷子,自己学着做饭吃。
所以我的宿舍又成了厨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室多用的多功能室了。
当时我带的是毕业班,常常周末不休息不回家,在学校给学生补课,通常两个周我才回家一次。
真正是以校为家。
那时候,我对自己的学习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对每一天除了备课教学和批改作业以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
还列出一日早中晚学习安排表。
早上从五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
认认真真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扎扎实实抓好文化知识的学习。
冬天来了,虽然这间宿舍是砖木瓦房,但是远远不如小土房宿舍暖和。
特别是下雪天,雪花随风吹进瓦的缝隙,飘落在我的床上。
我只好在被子上面盖着一块大的塑料布,天亮以后塑料布上是一层雪,尽管身上盖着被子和大衣,身下铺着厚厚的麦秸草,还感觉到处冰凉的很。
就是这一年寒天,我的耳朵手脚都冻坏了。
至今脚后跟留下有冻伤的底子,每到冬季天气骤然下降之时,我的脚后跟就会发痒痒,比天气预报还准。
记得有一天晚上,天正下着雪。
袁洁老师因为第二天要上公开课,所以晚上就在办公室里准备教案。
我踏着积雪和泥泞,去村子的代销店里,买了一瓶白酒,又买了半斤果子。
我们两个人喝了一瓶酒,聊聊天,虽然天大寒,但是心里是暖暖的。
一年之后,我调离这所乡村学校,也离开了这所学校居住过的三个宿舍。
我曾经临摹一幅孔雀图的水彩画,张贴在宿舍里。
过了好几年以后,还听老同事袁永华老师告诉我说:“徐老师,你前几年画的孔雀图,现在还挂在你住过的宿舍的墙上呢。
” 调到中心校工作后,课务更加繁忙,学习更加紧张。
第二年四月份,学校安排我和马云飞老师到新建设好的中心幼儿园最西边的一间宿舍里住。
中心幼儿园是在中心校南面,中间隔着一条东去高级中学,西通高集大街的大路。
这个幼儿园的房子是砖木大出叉瓦房,东西一排,房子高大宽敞明亮,住在里面住很宽松的。
房子前面是很大的活动区,当时没有院子,所以是个公共区域,既是幼儿园的活动场所,也是附近老百姓打场晒粮的地方。
五一劳动节之后,铜山师范派来十几名实习生,由一个老师带着,这个老师姓王,是本县官山人,学校就安排这名老师和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
于是我们的宿舍渐渐热闹起来了。
每天都有王老师和他的实习学生来讨论什么,两个月之后实习结束了,王老师才离开这间宿舍。
随着天气渐渐热起来,这间新建的宿舍的房屋芦苇巴草,滋生了小虫子,纷纷的落到地上,床上,还到处乱爬。
前后大概有一个多月才渐渐少了点,很是烦人。
幼儿园西面不远处就是一个露天电影院,在八十年代看电影是人们的最爱了。
所以只要天气晴好,电影院几乎天天晚上放电影,我们在宿舍里每天都是在听电影,都是在刺耳的说话或枪炮声中度过的。
不过时间长了,也就渐渐适应习以为常了。
每天午饭后,特别是夏季午睡的时候,到幼儿园比较早的孩子们,就在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大语,还有的小朋友会拍打宿舍的门,让我们无法静心午睡。
在幼儿园的这间宿舍住了一年半的时间。
用现在的话说,那时候住在单身宿舍里,就是个单身狗。
在宿舍的一方天地里,不仅仅消除一天疲惫、也是看书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理想,放飞梦想的地方。
特别是在乡村学校宿舍里,夜晚孤灯的陪伴之下,宁静平和,是夜读的好时机。
不管是炎炎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
并不感到孤单,而是充满着快乐。
人生本过客,往事随风逝。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当年单身宿舍的点点滴滴,慢慢回味起来,值得珍藏,历久弥新。
那是我年轻时代人生一段弥足珍贵的真实生活与财富。
【作者简介】丛余,原名徐守卫,江苏徐州人,退休教师。
【投稿说明】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
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
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本文图片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逛逛杭州夜市(2021杭州夜市)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