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降香黄檀人工林资源现状揭秘,你知道吗?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降香黄檀小径级香用林定向培育的关键技术研究”( SQKY2022-0029 )和“材用降香黄檀低效林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SQKY2022-0026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沉香、降香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ZDKJ2021031 )。
张孟文等降香黄檀( Dalbergiaodorifera T.Chen )属豆科(Leguminosae )蝶形花亚科 ( Papilionoideae )黄檀属(Dalbergia )常绿半落叶乔木。
在中国仅天然分布于海南岛,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降香黄檀因其优质的心材品质和高昂的价格而享有盛誉,被广泛应用于高端家具、精美工艺品、珍贵乐器和装饰品制作 。
降香亦可入药,属国家药典正品收录,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药用潜力巨大 。
因此,降香黄檀既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又是中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和香料树种。
降香黄檀的主要经济价值在于其心材中所蕴含的化学成分,通过人为措施培育高质量的心材也是目前降香黄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然而,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降香黄檀的天然资源急剧减少 。
同时,全球范围内降香黄檀的销售一直以来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也导致降香黄檀的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已经达到“以斤计价”“稀缺难寻”的地步 。
此外,降香黄檀心材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的形成时间也比较漫长,一般需要 7 年左右才开始形成心材,而成熟需要 30 年以上漫长的时间 。
因此,加强降香黄檀引种栽培研究,不仅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还可以减轻对其残留天然资源的盗伐压力。
随着海南降香黄檀原料的价格暴涨,林农与企业开始种植降香黄檀,降香黄檀作为珍贵乡土树种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得到大量推广种植。
目前,降香黄檀在海南省发展势头高涨,资源日渐丰富 。
但是,对于海南省降香黄檀人工林的资源分布与产业发展现状尚不清晰。
基于此,本文利用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海南省降香黄檀人工林资源分布现状和立地因子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探讨了降香黄檀人工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以期为科学制定海南省降香黄檀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季明显,终年无霜。
年平均日照 1750~2650h ,西南部多,中部山区少。
年平均气温 22~26℃ ,西南部高,中部山区低。
年平均降水量 1500~2000mm ,因受中部山地影响,形成东部湿润,西部干旱的明显差异。
海南岛是我国重要热带地区,它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有独特的热带山地雨林和季雨林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复杂,野生植物十分丰富。
据调查,海南岛有野生植物 4600 多种,其中针、阔叶树种 1400 种,乔木 800 多种,用材树种 458 种,特有珍 稀 名 贵 树 种45 种,药 用 植 物 2 500 多 种。
全 岛 有 林 地 面 积213.33 万 hm2 (3 200 万 亩 ),其 中 天 然 林 65.93万 hm2 (989 万亩)、人工林 121.87 万 hm2 (1828 万亩)、灌木林 19.4 万 hm2 (291 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5 亿 m3 ,森林覆盖率 62.0% 以上 。
1.2 研究方法数据资料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