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德化窑仍以烧造白瓷为主,产品在继承明代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各种瓶、壶、罐、香炉、笔筒、笔山、笔洗等日用器物比明代显著增多,装饰技法有模印贴花、刻花、印花、镂空、塑雕等。
瓷塑作品继续烧造,以观音、罗汉、达摩像等最为常见。
雕塑水平虽不及明代,但也能做到形神兼备,仍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清代德化窑除烧造白瓷外,还烧造青花、五彩、粉彩和颜色釉瓷等。
但还是白瓷最具魅力。
清代德化窑白瓷与明代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它的白釉不像明代那样在釉中微微闪红而呈“猪油白”色,清代德化白瓷色泽是釉层微微闪青,因此与明代相比,缺少了温润的感觉,这是胎、釉中含氧化铁增加的结果。
清 德化窑白釉铺首耳炉。
这件瓷器釉面莹亮,乳白如凝脂,是德化窑常烧的供器类器物里的香炉一类。
清 德化窑粉彩麻姑献寿图瓶。
清康熙 德化窑白釉叶式洗。
清 德化窑白釉刻划花卉图胆式瓶。
清 德化窑白釉海螺式洗。
清康熙 德化窑白釉铺首耳瓶。
瓶的釉色莹润,乳白如凝脂,因而人们常称德化窑白釉为“猪油白”。
清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执壶。
清代的德化窑白瓷的产量比明代多有扩大,在器物上也改变了明代以前以佛前供器和瓷雕为主的局面,这件白釉葫芦式壶就是普通的日用器皿。
清 德化窑白釉塑贴叶纹执壶。
清 德化窑青花开光人物图三足炉。
清 德化窑白釉镂空缠枝牡丹纹笔筒。
清 德化窑刻划牡丹纹盘。
刻花是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刀锋明显,图案线条较划花深而宽,花纹有层次。
这件瓷器上的牡丹花纹,刻划技法娴熟,图案清晰。
#冬日生活打卡季#推荐相关阅读:国博德化瓷:当代“何朝宗”观音像国博德化瓷:白色展现出的花团锦簇国博德化瓷:一种独特的白瓷,具有冻猪油般的油脂感国博德化瓷:何朝宗的观音像,真的高出一筹吗?伪满皇宫:溥仪最心爱的女人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