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文化,我们会想到唐装汉服、杯盏交叠、集市夜市、家国天下、诗歌作品等各个方面,其实朝代的更迭所带来的变化不知影响到这些,更有一些所谓的"上不了台面"的物品也记载着历史的变迁。
就比如马桶,提起马桶,第一个在脑子里冒出来的必定是人类自然的新陈代谢。
时过境迁,这些排泄物也重新被分解再次进入物质轮回,可这个容器却永久地流传下来了。
无论何时,排泄这事都是非常私密且不值一提的,在文武百官眼中更是有伤风化,自然关于其容器的记载便也并没有太多。
说起马桶,或许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国外发明的,然后飘洋过海,随洋人一同进入中国的领土,从此在这里生根发芽。
然实则并非如此,冲水马桶确实从国外引进,但是马桶却并非如此,而是中国历经几千年才发展形成的。
马桶,往大了说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卫生问题,往小了说就是个人的卫生问题。
现如今,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随处可见,在以往被称为"茅房"——五谷轮回之所。
但其实马桶的出现是为了应付一些意外情况的,可以称为可移动的茅房。
如今的马桶如此先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享受着这时代最好的设施,更应该回到马桶的起源地,看看它一路的发展变化,走过它来时的路,才能真正体会到如今的幸福。
汉朝产生在几千年前,人类还是最原始的状态,他们拿着并没有很大杀伤力的石制武器,他们没有羞耻心,身上围着几个树叶,四处打猎,存活下去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至于卫生问题,根本不是他们所能考虑到的。
中国真正的马桶成型时在汉朝,距离人们的"露天厕所"已经过去了几百年。
阶级制度、地位、等级都已经称为衡量人的一个标准,羞耻心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人们不可能在灌木丛旁排泄,所以出现了第一个马桶,被称为"虎子"。
当时之所以称之为虎子,是因为它开口斜向上,形状酷似一个蹲着的虎,故被称为虎子。
所谓虎子,其实不过是当时的夜壶罢了。
达官贵族们碍于身份,必须要制造一些更体现地位的东西来象征自己,自然也包括夜壶。
当时有铜虎子、陶虎子和木虎子,不过大多是为高官权贵们准备的,民间所用的虎子都使用石头,做工粗糙,形状也比不上宫中用品。
据说,虎子的发明还依赖刘邦。
当时众臣在朝堂商议国事,汉高祖刘邦内急,便指着一人的帽子说:"拿来一用"。
如此私密之事被当众曝光,众大臣十分尴尬。
可汉高祖本人却并不在意。
在官将眼中,如此私密、荒唐的事有损皇家颜面。
可若是不做些改变的话,将来邻国拜访、微服私访时,豪放的汉高祖重蹈覆辙又该如何呢?于是便为皇帝特制了容器,被称为"虎子",用作不时之需。
几千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是否可信,也没有必要去纠结于此,这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而马桶真切地出现了。
只是这样的马桶与今日的完全不同,并没有冲水的功能,就是一个储存排泄物的容器罢了。
唐朝避讳夜壶乃是皇帝的随身厕所,如此不起眼的东西,纵使过了几百年,也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皇宫贵族的专属物品,少则可用几十年多则可至寿终正寝,平民百姓能用得起夜壶的更是少之又少,又有几人能想起来去改变呢?所以其实唐朝的马桶与汉朝的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但是种类更多了,并不只有虎形状的,还有鼓、筒形状的。
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为孩子准备的马桶,可以直接坐在马桶上如厕,非常方便。
相传,"马桶"这个名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