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屋主为一对中年夫妇,女儿常年在国外,客户对生活有着极高的要求,期待设计赋予空间生命力以及现代感,要求简约休闲的同时,也要实现精致的生活。
作为深谙别墅大宅设计的设计师刘志远认为,住宅之所以成为“家”,在于家庭成员在空间场景上的适配、互动关系上的亲密以及精神层面的联结,“家”将伴随着人们各方面的成长,从而延伸出未来生活的丰富乐趣。
房子原户型为一层带负一的叠墅,负一层高六米,为此设计师刘志远将负一层划分为两层,将原有一层客厅地面打通,打造成下沉式客厅,各个空间开放互联。
在这个340平的下叠别墅中,通过自然联动自由,以艺术触达理想,以情感链接身心,在多元化的功能分层与有温度的场景预设中,克制而精准地为每一层铺叙不同的生活氛围。
光影引导自然与诗意悄然相应端景与墙面围合,自然形成了入户门厅,欲露先藏,方寸之间尽显优雅。
石材地台在灯光的托举下轻盈敦厚,整个空间充满了艺术气息。
设计师刘志远将负一和负二层做挑空处理,用空间将生活的琐碎梳理有序。
引入自然日光,负一层与一层间相互对望,光线和空气也自然流动起来。
奶糯的色彩,轻盈的体态,这个家流露出的治愈阳光感,让人深感温情关怀。
充沛的日光通过天井引入,客厅从幽暗中被释放。
这里既是家庭中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同时兼具对外社交的功能,成为了整个家庭的精神自留地。
清风徐徐,光影漫漫,绿植亭亭,翠竹葳蕤,自然与光影的流动,尽敛此间,生活意趣得以萌生。
背景墙造型简单,却在关键的位置渲出精彩,简洁而整体,大气而流畅。
胡桃木与浅色的肌理墙面的结合,既营造了简逸氛围又保证了环保性能,一举两得。
客厅与书房的巧妙结合彰显了主人高雅的格调,静欢相宜。
私密与互动随着主人的生活时光不断折叠、展开,真正实现了简于形、精于艺、奢于心的设计理念。
原木是茶室的核心元素,在素雅的氛围营造上功不可没。
端坐榻榻米,看向窗外,窗明几净,茶香随风浮动,万物返璞归真,内心也归于平和淡然。
客厅、茶室、健身区组成了一个自由的家庭活动空间,开放式的格局将功能与动线巧妙地契合,十分流畅。
向上援引自然光线,向下汲取生活趣味,空间之中充盈着健康、优雅、温暖的本质内涵,公共性与私密性并存于此。
在移步间游历自然与艺术,在景与境的虚实相映中,室内外的界限渐渐模糊。
四季烟火承载日常情感流露互动场景对家庭来说尤为重要,生活间隙里的琐碎片段,便是最好的陪伴与馈赠。
延续空间通透、自然的主题,以优雅流畅的动线,若有似无的边界,构筑独立且紧密的餐厨空间。
三分烟火,七分诗意,这里既是品尝人间风味的欢乐场,也是家人朋友们休闲聊天的享乐地,日常生活的无限憧憬就藏在餐厅的极致细节中。
毗邻的餐厅的开放式厨房,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以最简洁的直线条分割出纯净质朴的空间感,不经意间表达出对生活的悠然。
温润木色流转悠悠时光印痕在休憩场域,触手可及的是真实生活场景的温度。
风未凝滞,光亦流动,一点一滴的生活趣味贯通内外。
主卧的设计强调“择木而居”的随性和惬意。
推窗即景,生活即画,设计师对艺术的日常表达浸透着东方艺术特有的禅思静谧,打破了对称、端正的规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流畅、韵律、通透的格局。
次卧相比主卧较为小巧却不失温馨,柔白搭配原木色,冷暖之间平衡了空间的色彩。
通顶柜体,充分满足了卧室的收纳需求。
营造现代简素,极为舒适。
素雅的木质家具与通顶柜体,充分满足了收纳需求的同时,让整个空间更舒显质朴通透。
考虑到偶尔有客人留宿,于是设计师保留了集办公,客房,储藏补充为一体的客房。
榻榻米的设计大量地补充了储物,可以存放行李箱,棉被等。
色彩的变换,使整体更加具有层次感。
由浅到深,呈现出一个慵懒的睡眠空间。
项目平面图负二层平面图负一层平面图一层平面图关于项目设计师设计师 刘志远2010年《美化家居设计大赛》优秀奖2011年《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奖2013年东易日盛最佳进步奖2016年公司设计师回头客明星奖2017年40UNDER40中国(内蒙古)设计杰出青年2018年40UNDER40中国(内蒙古)设计杰出青年2019年内蒙古交通之声特邀嘉宾2020年荣获金住奖内蒙古十大设计师2020年中国建筑CBDA设计银奖2021年40UNDER40中国(内蒙古)设计杰出青年2021年国际环艺创新设计大赛(华鼎奖)中国室内设计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