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岛(Tsushima Island)正好卡在朝鲜海峡中间,现在是日本的领土,乍看上去是一个岛,但中间是有狭窄水道隔开的。
地理意义上的对马岛是由2个大岛、3个小岛和若干石头组成的,陆地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也就相当于中国中部的一个山区镇。
下面的内容是我瞎掰的,大家随便看看。
朝鲜海峡(Korea Strait)将日本本州、九州二岛与朝鲜半岛隔开。
跟第31期讲过的吕宋海峡类似,朝鲜海峡也是由两个水道构成,日本一侧是对马海峡(Tsushima-kaikyo),韩国一侧是釜山海峡(Pusan-haehyop)。
卡在中间的就是对马岛。
处在地震带上的日本,生存危机无时不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大陆上占领一片土地。
但中原王朝强大时,日本退回本岛,一旦中原王朝弱小,日本则伺机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攻大陆。
历史上日本的多次入侵,路线都是这样的,原因无他,距离最近而已。
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三次入侵朝鲜,其路线莫不如此。
朝鲜半岛为跳板,对马岛,就是日本跳上跳板的踏脚石,也是元朝远征日本的踏马墩。
这个岛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不断地拉锯中,数易其手。
近代对马岛在世界上的知名,源自于一场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影响深远的大海战,这就是1905年发生的日俄对马海峡之战。
甲午之后,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打得不可开交,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日本一度占领整个朝鲜及辽东半岛,但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虽然日本勒索到了巨额“还辽费”,不过还是被迫将辽东半岛从嘴中吐出。
因此日本对于俄国势力的逼迫耿耿于怀。
双方先是开始了长达8年的外交战,试图以谈判上市分赃。
但到1904年,分赃谈判破裂,日本担心俄国在西伯利亚铁路修通后,在远东的实力更为加强,于是抢先大打出手,由于远离欧洲工业地带,俄军在远东后勤补给不足,先后丢掉了大连、旅顺、沈阳。
俄军陆上失败后,开始调集海上舰队增援,从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抽调舰船,组建了“太平洋第2分舰队”。
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由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在对马海峡东北口击败了俄国海军中将罗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
日本由此获得了在中国东北的优势地位直至后来的抗日战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