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埃菲尔铁塔拆下来熔了,炼出一个铁球。
请问,这个铁球有多大?不要查资料请在以下选项当中做出选择:A、直径100米;B、直径50米;C、直径25米;D、直径12米。
(答案在文末)钢铁巨兽的拼装游戏:埃菲尔铁塔,一场世纪豪赌?巴黎,浪漫之都,却在19世纪末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埃菲尔铁塔。
这座高达330米的钢铁巨兽,在当年可谓是惊世骇俗,甚至被批为“丑陋的巨大烟囱”。
毕竟,谁又能想到,一堆冰冷的钢铁,最终能化身浪漫的象征呢?说起来,埃菲尔铁塔的诞生,还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1889年,法国人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想要在世博会上给世界一个“下马威”,便举办了一场设计大赛,主题是“建造一座高塔”。
这下可好,脑洞大开的工程师们纷纷摩拳擦掌,提交了超过1000份方案!有像巨大 cannons 的,有像冲天火箭的,甚至还有人提议建一座300米高的断头台……不得不说,这想象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最终,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方案脱颖而出。
他的设计,没有奇形怪状,也没有天马行空,只有一座简洁优雅的铁塔,却蕴藏着惊人的智慧。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建造超过200米的建筑,可是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毕竟,传统的石材建筑,自重极大,地基稍有不稳,就可能变成“比萨斜塔2.0”。
埃菲尔却另辟蹊径,他决定用当时还算“新潮”的钢铁作为主要建材。
数千根金属管,就像积木一样,被焊接在一起,组装成四个巨大的塔墩和骨架。
为了减轻重量,塔身采用了镂空设计,远远望去,轻盈通透,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当然,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塔身高度不断攀升,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
试想一下,要把几吨重的钢铁组件,运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简直比登天还难!为此,埃菲尔可谓是绞尽脑汁。
他先是将组件在工厂预制好,然后通过塞纳河运到施工现场。
为了将这些“庞然大物”吊装到位,他又发明了各种奇特的起重设备,甚至还将两台起重机“背靠背”连接在一起,互相保持平衡,堪称工程学上的创举。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这座钢铁巨兽终于巍然屹立在巴黎的土地上。
埃菲尔铁塔,不仅成为了法国的象征,也开创了建筑史上的新纪元,证明了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智慧!空中芭蕾,钢索“绑”出的摩天塔: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一场与风的较量?如果说埃菲尔铁塔是钢铁工业的奇迹,那么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则更像是一场与风的较量,一场在云端跳动的“空中芭蕾”。
这座高达553米的“水泥巨人”,傲然屹立在多伦多市中心,俯瞰着安大略湖,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追求高度的脚步!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电视广播行业方兴未艾。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为了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决定建造一座新的电视塔。
然而,多伦多地处北美五大湖地区,常年遭受强风侵袭,想要建造一座如此之高的电视塔,谈何容易?面对挑战,工程师们拿出了“愚公移山”的劲头。
他们没有选择传统的钢结构,而是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建造方式——滑模法。
简单来说,就是先在地面建造一个巨型平台,然后利用液压千斤顶,将混凝土一层层向上“顶”,就像搭积木一样,最终“堆”出一座摩天大厦。
当然,这个“积木”可不是一般的积木,而是重达数千吨的混凝土结构!为了保证安全,工程师们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们在地基中打入了数百根钢筋,并用高强度的钢缆,将塔身牢牢地“绑”在地基上,就像给高空舞者系上了安全绳,任凭风吹雨打,也岿然不动。
然而,随着塔身高度不断攀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由于塔身细长,在强风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剧烈的摇晃,甚至可能导致结构坍塌。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程师们再次展现了他们的智慧。
他们在塔身内部设置了三个巨大的“调谐质量阻尼器”,每个重达13吨,就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可以有效地吸收风力带来的振动,保证塔身的稳定性。
1976年,经过6年的艰苦奋战,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终于竣工。
这座“空中芭蕾舞者”,不仅成为了加拿大的地标性建筑,也创造了当时世界最高的自立式建筑纪录,至今仍是北美最高的建筑。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的建造,不仅是一项工程学上的壮举,更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精神。
它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梦想,勇于创新,就没有什么目标是不可实现的!小蛮腰的“塑身”秘诀:广州塔,如何玩转力与美?如果说埃菲尔铁塔是古典优雅的代名词,加拿大国家电视塔是雄伟壮观的代表,那么广州塔,则更像是一位婀娜多姿的“东方美人”,用它那独特的“小蛮腰”造型,征服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座高达600米的“超级工程”,不仅刷新了世界最高电视塔的纪录,更成为了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你知道吗?在这纤细的“腰肢”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工程难题和巧妙的解决方案。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土质松软,想要建造一座如此之高的塔,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地基问题。
为此,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将数百根混凝土桩,打入地下数十米深的岩层,形成一个稳固的“根基”。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挖掘桩基,就耗费了工程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防止地下水渗入,他们还要不断地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就像是在跟时间赛跑,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功亏一篑。
地基搞定了,接下来就是建造塔身了。
广州塔的造型独特,呈“扭转”的双曲线形,就像一位舞者在空中旋转,充满了动感和韵律。
然而,这种不规则的形状,也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为此,工程师们引入了先进的钢结构技术,将塔身分成一个个模块,在工厂预制好,再运到现场拼装。
这就好比是在玩一个超大型的“乐高积木”,每个模块都必须精确无误,才能保证最终的结构稳定。
为了将这些重达数百吨的模块吊装到位,工程师们还专门定制了巨型起重机,其起重能力和精度,在当时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当然,广州塔的“塑身”秘诀,远不止于此。
为了抵御台风等强风的侵袭,工程师们在塔身周围设计了24根倾斜的钢柱,形成一个巨大的“外骨骼”,就像给“小蛮腰”穿上了一件“防风衣”,有效地分散了风力,提高了塔身的稳定性。
2010年,广州塔正式落成,这座融合了力与美的超级工程,成为了我国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精神。
开头问题答案:12米。
是不是很夸张?#埃菲尔铁塔##建筑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