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桃木就是辟邪驱鬼之物。
甚至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墓葬中,也能发现桃的身影。
战国《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liè执戈。
意为君王前往臣属家吊唁,巫师要拿桃棒和苕帚在尸体周围挥舞。
现在春节张贴的春联,最早就是从桃符驱鬼辟邪演变而来。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桃木的辟邪驱鬼之说的起源,有三种解释。
起源一:来自桃木的颜色。
桃木(尤其是山桃 Prunus davidiana)的树干天然是红色的,红色自从远古起便和辟邪驱鬼有关。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就发现了在遗骨上撒赤铁矿粉的现象。
红色的朱砂更是普遍有驱鬼辟邪之用。
这种解释有一个问题,因为桃木(Prunus persica)的红色并不明显,辟邪驱鬼的很多并不是用山桃。
桃的树皮起源二:“桃”和“逃”同音,逃凶避祸。
清·张金吾《广释名》:桃,所以逃凶也,桃之为言逃。
“谐音梗”是古人钟爱的一个用法,例如“桂”花谐音富“贵”,“葫芦”谐音“福禄”,“玉白菜”谐音“遇百财”等。
但这种谐音用法,至明清时期才大为流行。
桃木辟邪之说早在先秦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此说法,不足以解释桃木辟邪的根本起因。
台北故宫“玉白菜”起源三:来自对桃特性的引申和崇拜。
桃在远古时是先民重要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