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文化中国行| 诞生于陕西的秦绣,中华传统刺绣技艺的“活化石”

发布:2024-09-11 浏览:34

核心提示:西安科技大学师生用秦绣技法制作的展品秦绣诞生于陕西,以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为世人所瞩目。最早出土的绣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6月13日,在位于西安科技大学秦汉校区的秦绣珍藏馆,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孙英丽对记者说:“秦绣绣工精美、种类繁多,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我们认识中华传统刺绣技艺的‘活化石’。”中华传统刺绣技艺的“活化石”2020年,西安科技大学依托杨惠珺教授团队的国家艺术基金《秦绣推广交流展览》项目,建成了秦绣珍藏馆。秦绣珍藏馆以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和鲜明

西安科技大学师生用秦绣技法制作的展品秦绣诞生于陕西,以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为世人所瞩目。
最早出土的绣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
6月13日,在位于西安科技大学秦汉校区的秦绣珍藏馆,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孙英丽对记者说:“秦绣绣工精美、种类繁多,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我们认识中华传统刺绣技艺的‘活化石’。
”中华传统刺绣技艺的“活化石”2020年,西安科技大学依托杨惠珺教授团队的国家艺术基金《秦绣推广交流展览》项目,建成了秦绣珍藏馆。
秦绣珍藏馆以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和鲜明地域特色的秦绣艺术为对象,推进秦绣艺术的传播交流推广。
秦绣珍藏馆内,一件件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古朴的绣品悬挂在展厅四周,讲述着这项古老刺绣技艺源远流长的故事。
珍藏馆展品内容分为“秦风遗珍”“穿纱纳绣”“今绣新韵”3个板块,通过古代藏品和当代师生作品,呈现秦绣艺术的源流、传承、创新。
“这些针线上的故事,既彰显了不同民间艺人的艺术风格,也反映出秦绣艺术演化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孙英丽介绍,展品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梳理地域民间美术文脉、寻根乡土民俗文化提供了鲜活的文献资料。
近期,杨惠珺教授和博士生谭玉玺正在撰写约30万字的《秦绣艺术的美育价值与创新转化研究》一书。
“目前,关于秦绣研究的著作极少,我们希望在秦绣的历史溯源、针法技艺、人文价值、传承发展与创新转化等问题上进一步系统研究。
”谈起写书的起因,杨惠珺说。
一次,在外地进行秦绣推广展览时,有观众说:“秦绣这么好的作品,可惜很多人没有机会到现场观看,甚至对秦绣都不了解。
”杨惠珺当即萌生了将展览中的秦绣作品通过数字化与出版的方式记录下来的念头,希望更多人了解秦绣。
通过多年在全省走访调研,杨惠珺团队从地域特征与文化地层上将秦绣划分为关中长安、东府渭南、西府宝鸡、陕北地区以及陕南蜀地5大板块。
情感与记忆的延续秦绣是陕西各地方绣种的统称。
1978年,秦绣进入国际市场,由于具有显著的特征和文化意蕴,被国外称为“唐绣”。
2007年开始,陕西各地秦绣陆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遗址中出土了281枚骨针,还出土了陶制纺锤及100多件带有编织印痕的陶器,可以推测当时已有织物出现。
“由此可以确证,古秦地先民早就学会用骨针穿针引线、结网缝衣。
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发现的刺绣印痕,距今已有3000年,是国内目前所知最早的刺绣物证。
”杨惠珺说,据统计,秦绣的纳纱绣法目前已发展到400余种,常用的针法纹样有50多种。
受长辈影响,孙英丽童年时期就对秦绣产生了兴趣。
研究生阶段,跟随导师从事秦绣课题研究。
秦绣珍藏馆内有孙英丽从民间“淘”回来的几件藏品。
两条长约5米、宽约55厘米的纳纱绣作品,绣工细腻,图案精美,是20世纪80年代陕西一家刺绣厂做的出口产品,还有几件色彩厚重的马面裙,展现了秦绣的独特魅力。
“秦绣母传女的独特文化传统,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情感与记忆的延续。
它们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我们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孙英丽感慨地说。
孙英丽手机里保存着一张兵马俑的鞋底细节照片。
“鞋底所用的针法是疙瘩绣,圆疙瘩纹、鸡爪纹、枣核纹、水车纹等纹样都有呈现,是陕西非常古老的一种刺绣方法。
从兵马俑的鞋底细节中,我们得以窥见刺绣艺术的深厚底蕴。
”接触秦绣两年,谭玉玺深深爱上了这门传统技艺。
她和团队成员在陕西10多个地区进行秦绣实地考察,搜集资料。
每一个地区的绣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展示了陕西各地的风俗民情与审美。
如关中长安的代表绣种有秦绣(穿罗绣)、周至哑柏刺绣、高陵扎花等。
西府宝鸡的代表绣种是西秦刺绣,代表品类有布老虎、百花帐等。
“透过一件件绣品,我似乎看到了匠心。
小小的绣品与纹样不仅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蕴含了刺绣者质朴与崇高的生活信念。
”谭玉玺说。
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秦绣反映了陕西的地方风俗民情,许多品类都是独有的。
秦绣将传统民间礼仪、习俗融入绣品,应用在生活之中。
”杨惠珺介绍,长辈为初次见面的新生儿准备的礼物——红肚兜,上面绣有麒麟、狮子、猫、蝙蝠等图案,有祝愿新生儿平安多福、健康成长之意。
在民间,秦绣已然超越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美的不懈追求。
明清时期,中国四大名绣以“画绣”为特点,推动刺绣从重实用性转向重观赏性。
秦绣因地域、经济等原因,加上绣品材质易损、保存技术缺失等因素,影响力有所减弱。
为了将秦绣传统工艺传承发扬光大,西安科技大学专门开设了相关美育课程,指导学生参加秦绣创新创业项目和比赛等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助力秦绣的转型与发展。
近期,学校正在规划秦绣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学研平台。
今年,西安科技大学依托临潼的旅游资源,与长安先导国际创新人才交流中心合作成立秦绣实践基地,让更多游客了解、欣赏秦绣,让秦绣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秦绣珍藏馆的创作体验区,师生们能够动手体验秦绣,感受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
馆内定期邀请秦绣艺术收藏家、秦绣艺人开展学术讲座,手把手带领学生体验秦绣针法技艺与创作,并将作品在校内外展出。
在几次秦绣布艺作品展览中,孙英丽惊喜地发现游客非常喜欢展品。
这让她对秦绣的传承信心满满:“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秦绣从服饰、家居用品到艺术品,都能以独特的工艺和寓意丰富的图案展现出特有的魅力,为现代审美提供宝贵的借鉴和灵感,也为现代家居空间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和地域特色。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这所陕西高校开了刺绣课(陕西刺绣文化)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