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区在公元前, 以色列 就成了古 罗马 帝国的一部分。
罗马 帝国西起 西班牙 、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 非洲 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君主制国家。
罗马 共和 国是一个环 地中海 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
多民族的大融合使得基督教传播到整个 欧洲 大陆,成为 欧洲 人普遍信奉的宗教。
自此,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围绕 耶路撒冷 的三个冤家都已经先后登场了,三家都非常重视这个城市,都需要来 耶路撒冷 进行朝圣之类的宗教活动,但是彼此又有矛盾,都不希望 耶路撒冷 被对方控制,犹太人比较弱势,基督徒和穆斯林都有实力,互相不服,到了11世纪,这两个群体爆发了长达200多年的大战,就是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在1095年, 罗马 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十字军东征运动,号召基督徒“收复 耶路撒冷 ”。
十字军前后200多年大规模东征8次,除了第4次和第8次外,其余都是以 耶路撒冷 作为目标。
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占领 耶路撒冷 ,制造大屠杀,屠杀5、6万穆斯林平民,随后建立 耶路撒冷 王国等4个基督教政权。
到了1187年,穆斯林在他们的领袖 萨拉 丁的带领下又夺回了 耶路撒冷 , 萨拉 丁较为人称道的是,他没有以牙还牙的屠杀基督徒平民。
于是这些平民就渐渐在这个城市里落地生根,就有了今天 耶路撒冷的基督区。
基督区是 耶路撒冷 老城面积最大的一个区,位于老城 西北 部。
基督教徒们崇敬 耶路撒冷 ,主要是因为它在耶稣一生中的意义,这里是耶稣诞生、传教、殉道、复活的地方,是基督徒永远不可放弃的圣地。
在基督教区,咖啡馆和这样的小店铺就多了起来,两旁的小路上,经常能看到神职人员穿行而过尽管也是路边摊,但基督区的布置得会更加整洁,也更像是在 欧洲 ,其实在 耶路撒冷 一座老城的游览就像是在周游世界,不同文化在此处汇集,如此具有差别,也如此具有冲击感。
基督教把 耶路撒冷 视为圣地,是因为耶稣的一生都与之紧密相联。
耶稣在 伯利恒 的马槽出生后不久,就被带到 耶路撒冷 ,在橄榄山传经布道,被 罗马 当局视为异端遭到迫害。
想要感受基督教的圣迹,我们可以走进 耶路撒冷 基督区宛如中世纪时代弯曲迷离的小街巷,踏着被岁月打磨得光可鉴人的石块小路,去寻觅基督教的重要圣迹一耶稣受难的苦路。
所谓苦路,就是耶稣因传播基督教被 罗马 当局拘捕,从被审判有罪头戴荆冠、背负十字架游街直到被杀害的全过程所发生故事的具体地点,这些地方都有一个铁制圆牌用 罗马 数字标识,共有14处,分别是:1.耶稣被审判一2.头戴荆冠背负十字架一3.耶稣第一次摔倒一4. 玛利亚 与耶稣母子相见—5.耶稣被扶起有人帮他背起十字架—6.一位少女为耶稣擦汗,手帕上留下了耶稣的形象一7.耶稣第二次摔倒一8.耶稣对哭泣的妇女发表讲话一9.耶稣第三次摔倒一10.耶稣被剥去衣服一11.耶稣放下背负的十字架一12.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一13.圣母 玛利亚 难过地抚摸被放下的耶稣尸体一14.耶稣放置在圣墓里。
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眼前的这座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这里是耶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
与 欧洲 那些风格迥异,从建筑外观到祈祷耳堂都装饰华丽的教堂相比,屹立一千多年的圣墓教堂,外观质朴非常。
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信仰的中心。
文明的初始,毕竟都是粗粝的。
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苦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进了圣墓教堂所在的各各他山。
苦路最后的五站就都在圣墓教堂里面了。
从正门进入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涂膏礼之石,一块厚重的方石,已经被岁月打磨的发出 光泽 ,络绎不绝的游客和信众都会在这里拜谒一番。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去世之后,就是在这块石头上接受了神父的膏礼,以便送入坟棺的。
于是人们相信这块石头浸过耶稣的鲜血,从而对它更加崇敬。
百年来,来此朝圣的基督徒都会带上一块方巾,将油倒在石头上之后再慢慢擦拭,最后把浸过油的方巾珍藏,视为自己的信物。
我想这大概也是这块石头能够经历千年的时光,却依然闪闪发亮的原因吧。
往左走就是圣墓,圣墓最早只是一个石洞,颇为狭小,不足2米宽。
据传,这里原本是贵族约瑟夫购买的墓地,当年他因敬仰耶稣基督,而把自己的墓地捐献出来埋葬耶稣。
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说自己死后的第三天要复活。
在第三天的早晨,抹大拉的玛丽亚,买了香膏、要去涂抹耶稣的身体。
去到墓地的时候,看见洞门的石头被人滚开了,他们进去墓室,发现耶稣基督的身体不见了。
玛丽亚就在洞门口哭泣,因为玛丽亚以为耶稣的身体被人盗去了。
在玛丽亚低头哭泣的时候。
突然有两位天使站在玛丽亚的后面对玛丽亚说:为甚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当记住他还在加利利湖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的:我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
所以事实上这座圣墓并没有耶稣的尸身,只是一座小小的坟冢。
但这样传奇的故事足以打动万千信徒,即使是一个黑黑小小的墓室,也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伍才能得以进去呆一小会儿。
在排队的过程中,你会看到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信徒,在队伍里漫不经心的聊天交流。
但只要一进入圣墓,肃穆的气氛立刻就会笼罩小小的坟冢,没有人说话,只有跪拜时衣服摩挲发出的轻微声响。
那一刻,即使是再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会为这一传承千年的伟大宗教而动容。
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基督教也分成了不同教派,但对上帝耶稣的崇拜却是不可动摇的,从西元4世纪开始,圣墓教堂已成为一处朝圣的重要目的地。
时至今日,圣墓教堂是 耶路撒冷 牧首的总部,而建筑本身则由三个教会( 罗马 天主教会、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希腊 正教会)组成,六个宗派( 罗马 天主教会、 希腊 正教会、 亚美尼亚 使徒教会、 叙利亚 正教会、 埃塞俄比亚 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会)共同管理。
从涂膏礼之石右侧上二楼,就是苦路的第十二站,这是耶稣被竖立在十字架上,然后断气的地方,属于希腊 东正教。
一个祭坛,上方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模型,下方有个耶稣像,像前的一个 大理 石的圆孔,说是当初竖十字架的孔。
无数虔诚的教徒排着长队来摸这个孔,把整个的二楼都站满了。
在圣墓教堂的负一楼,是十字军小教堂,4世纪初, 罗马 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 耶路撒冷 ,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后来的圣墓大教堂。
614年大教堂遭火烧毁,后经修建。
11世纪初,大教堂被阿拉伯人拆毁,12世纪,十字军入 耶路撒冷 城,在圣墓教堂附近建成了一座 罗马 式的长方形教堂,就是这负一楼的十字军小教堂。
我们赶来的时候,正好遇上了一场弥撒,人们虔诚的站在那里,口中默念着什么的时候;当我在烛台前,看见不同肤色国籍的信徒共同点亮蜡烛的时候,那一刻突然有点儿羡慕他们。
有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陪伴着他们走过一生,又何惧世间的苦痛和悲戚呢?离开老城的时候,我也不免俗的买了一个橄榄树制成的十字架日落时分,整个圣城被笼罩在暖烘烘、明晃晃的氛围里,穆斯林的祈祷音乐响彻全城,而西墙的犹太人虔诚地向耶和华神祷告,世界各地涌来的基督徒们正在重走苦路十四站,那都是他们的灵魂寄托。
神圣的建筑,往来复去的信徒,流传千年的习俗,仿佛都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有一种可贵的默契。
老城城墙耶路撒冷 可以说是世界上美得最深沉,苦得最厚重的一座城市。
它规模不大,但几千年沉淀下来,就是一块小小的石头也有它的故事,所以去到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老城的城墙,站在这里,举目四望,满眼都是历史。
16世纪时, 土耳其 苏丹 苏莱曼 一世下令在 耶路撒冷 北部修建城墙,数百年间,这座长仅四公里有余的城墙经历了沧桑变化。
从雅法门到 大马士革 门,这些城墙保存至今,成为 耶路撒冷 一道独特的风景。
沿着古城的城墙走上一圈是一件颇为费力的事情,于是大家可以选择几个地方登顶作为代表。
西侧的城墙是免费的,在最高处能远眺圆顶清真寺,也能很好的把它融进照片的风景当中。
在西侧围墙还能看到的一处风景就是圣母安眠堂,那里也是一处历史迷们值得去瞻仰的地方,传说圣母玛利亚 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由耶稣的门徒 圣保罗 带领来到锡安山上安度晚年。
我们眼前的这座圣母安眠教堂就是纪念圣母 玛利亚 安息主怀之处,但不是其葬身之处。
1898年 德国 凯撒威廉二世用12万 德国 马克买下了这块地,并于1910年建造了这座雄伟的教堂。
在教堂背后的马克楼,就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厅”发生地。
城墙的另一处必达之处就是雅法门的大卫塔,大卫塔本身和大卫王并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它被称为“大卫塔”,完全是因为拜占庭帝国时期基督徒的误解和想像。
当他们初次来到 耶路撒冷 时,看到这座高大巍峨的城塔,误以为是大卫王“收藏军器的 高台 ”,进而认为这是大卫王的宫殿。
其实大卫塔是2000多年前希律王的行宫和防御工事。
公元70年左右,这里还曾是 罗马 第十军团的总部。
大卫塔是个古代的军事堡垒,现在是耶路冷历史博物馆。
这个堡垒并不是三千年前的大卫王修的,而是阿拉伯时代的产物,所谓的大卫塔其实是个清真寺的宣礼塔。
但是这里自古以来就是 耶路撒冷 的核心区域,博物馆里展示了各个时期的文物和模型,中间就是考古现场。
耶路撒冷 曾经毁城并重建很多次,所以形成了城上加城的现象,从现在的地面往下挖几米就是奥斯曼 土耳其 时代的 耶路撒冷 ,再往下是马穆鲁克王朝,挖得越深越古老,最下面甚至可以看到十字军和古 罗马 的古迹。
从大卫塔上也是一个俯瞰老城的绝佳之地。
从大卫塔上下来,就要离开了,感怀于在这里生活的犹太人,和这座城一样,始终一副老派的模样。
那模样仿佛在告诉你:急了什么也得不到,慢下来你还有生活。
而 耶路撒冷 ,世界需要它保留原来的样子,这样一来,神话和历史才能踩着现实的尸骨,凌驾在鹰嘴豆之上。
⭐️耶路撒冷的住宿推荐在 以色列 的旅行,一般人都会选择多城市的大环线,旅途上会比海岛休闲游之类的来得更加疲惫,因此,一个舒适有保障的酒店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 以色列 的酒店大多都是连锁品牌,在主要的旅游城市都有分店,选择同一个品牌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服务水准,就不用再来回于每个城市纠结。
于是,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寻找酒店。
此行一路上经历了 耶路撒冷 、 死海 、 海法 、加利利湖、 特拉维夫 等五个城市,我们在预定的时候发现了这几个城市都有Prima旗下的分店,后来经过了解,发现Prima酒店集团是 以色列 最大的酒店连锁集团,特别注重舒适性和性价比的平衡,而且每家店的装修风格和理念都不一样,与所在城市完美结合,所以也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在 耶路撒冷 ,我们住在老城附近的Prima Park,用google地图很容易就能找到,这家Prima酒店主打的理念是酒文化,要知道 以色列 戈兰高地的红酒可是鼎鼎 大名 。
人们倾向于认为葡萄酒是 欧洲 人的饮料,但也不应忘记,葡萄是由 中东 传入 欧洲 的,而 以色列 从旧约全书时代就已经有了酿酒和饮酒的传统了。
戈兰高地的海拔高度和火山土壤非常适合种植优质葡萄,土壤排水佳,海拔高度保持了较低的气温,形成长而寒凉的生长季节,住在 耶路撒冷 这座3000年的城市,在葡萄的故乡品着红酒,绝对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情。
前台就有两个橡木桶,如果你喜欢,入住的时候就可以先给自己来上一杯,由于时差和感冒的原因,我有点担心酒精会加重病情,欢迎饮料就选择了一杯无酒精的鸡尾酒。
非常惬意的一个入住办理过程,喝着酒,品着干果,服务人员温柔的询问相关事项,填完了表格,我们也拿到了房卡。
大堂旁边是一个更正式的品酒场所,晚上7点之后还会有现场驻唱,气氛也是特别的好,在 耶路撒冷 这座老城,不止是有厚重历史,也会带给你轻松的片刻。
房间有一点紧凑,但在寸土寸金的 耶路撒冷 ,还是足够大了,设施非常齐全,书桌、休闲椅、舒适的床垫、带热水壶的吧台.....每一样都让人感到满意。
而且,这里还能喝到真正的绿茶,而不是那种速干的茶包,这点很让我们 中国 人满意,特别是在喝完红酒后能来一杯暖胃的茶,这才是更满意的人生。
我们订的房型是含早晚两餐的,酒店的自助餐厅也很大,而且更惊喜的,不止是有典型的 中东 特色食物,还有更适合我们胃口的中式面食。
Prima Park酒店不算大,但该有的设施一个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