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1热厥的辨证标准、治则与治禁【原文】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
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335)【词解】口伤烂赤:口舌生疮,红肿糜烂。
【讲解】 一 这一条提出热厥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宜忌。
热厥的诊断标准:“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即厥与热并见,且厥与热的程度成正比。
其病机为邪热深伏,阻隔阳气,致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形成厥,所以热厥为内真热而外假寒,为真热假寒证。
热厥虽然表现为手足厥冷,但同时有发热,且必有里热征象。
热厥的治疗原则:“厥应下之”。
此当包括清、下两法。
热厥的治禁:“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明确其治禁为辛温发汗,而其误汗的变证,则因劫夺津液,邪热更炽,火热上炎,而见口伤烂赤。
二 这种情形与现在西医学中的感染性休克相似。
因为有感染,所以病人会发热,因为细菌的内毒素会导致微循环障碍,所以会出现手足厥冷等休克的表现。
对于感染性休克,西医的治疗原则是抗感染和抗休克,《伤寒论》提出的原则是“下之”。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感染性休克,及时地运用清下,可以有效地抗感染和抗休克,使休克的治疗过程顺利。
三 感染性疾病和伤寒(外感病)的概念很相似,指的是一类疾病,因此,感染性休克除了感染和休克的共性外,还会因为不同的原发病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中医的辨证而言,除了有发热和厥外,还会有伴随证。
比如,中毒性肺炎所致的休克,除了有感染和休克的表现外,还会有肺部感染的表现,中医的辨证就是热、厥、咳喘并见;中毒性的痢疾所致的感染性休克,除了感染和休克的表现外,还会有痢疾的表现,中医的辨证就是热、厥、利并见,等等,不一而足。
从西医的角度而言,不同的感染原和不同的感染部位,可以导致感染性休克这一相同的结果,治疗的原则也都是抗感染和抗休克,但是针对不同的原发感染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不相同。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凡是热和厥并见,那就是热厥;凡是厥,那就是厥阴病。
但是,导致热厥的原因也并不相同,如果热、厥、喘并见,辨证属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