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作为中华名文化的脉承之一,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这对规范公民姓名登记、传承和发展中国姓名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公安大数据战略部署,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14亿户籍人口的全生命周期、全迁移范围的信息化服务管理。
2018年以来,户政中心依托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国户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姓氏、名字和新生儿姓名用字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将2020年度全国姓名报告发布如下。
一、姓氏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
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
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一)2020年“百家姓”排名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
“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表1)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
(表2、表3)(二)常见复姓复姓,又称复氏,指由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是中华姓氏中比较特别的一支。
复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