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选择是否和一家供应商合作,往往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量:质量、货期和账期。
时间就是金钱,除了质量之外,其中的交货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做到准时交货,受到产能(由场地和设备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
今天就来聊一聊企业管理者在生产进度管理中的具体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重视生产计划的编制万事谋在先。
生产计划起到生产管理进度的统领作用。
那些直接从生产一线被提拔起来的生产管理者,大多数人的思维就是埋头就干,不重视计划统筹工作,使得他们常常疲于奔命。
越居高位的企业领导,思考计划的时间跨度更长。
例如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CEO等,他们要考虑的是企业五年、十年后的发展;对于部门经理,需要考虑的是一年内的目标和计划;对于厂长,最低要在周一之前给出一周的生产计划;对于车间主管,在一天的上班之前,需要给出当天的生产计划,在临下班前检查、反馈当日计划的完成情况。
重视人员的配置为了跟进好生产进度,确保能准时交货给客户,建议配置一名生产跟单人员。
生产跟单负责整理、跟进生产计划,负责将生产进度情况向销售部反馈,起到协助厂长、主管等的工作的作用,从而解放厂长或者车间主管的一部分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一线的生产管理中去。
设定生产进度管理的流程流程化管理是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从下单、排单、进度跟进等,哪一步工作由谁负责,不同岗位的人员之间应该怎样对接,将整个工作流程制定好,这样能使得整个管理工作非常顺畅,正所谓是流程通了,管理就顺了。
总结、反思并持续改进大家知道,管理工作要遵循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管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ion(处理)。
重视检查、总结、反思管理工作的问题并持续改进,这样有利于企业管理者的成长。
只有管理者本人真正成长起来了,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