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
很多人都读过《红楼梦》,甚至读过不止一遍。
不过,关于两百多年前的《红楼梦》何以成为我们现在阅读的《红楼梦》,了解的人可能并不多。
其实,这个问题与《红楼梦》的版本密切相关。
《红楼梦》大约于清乾隆初年开始创作,几经“批阅”“增删”,至少到乾隆十九年甲戌,初稿基本完成,脂砚斋抄阅再评。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或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曹雪芹去世。
可能直至曹雪芹去世,整部书仍未全部定稿。
曹雪芹在世时,《红楼梦》只以稿本的形式在小范围内传阅、评点、修改,后来才以抄本形式辗转传抄,逐渐流传。
在其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版本,有八十回或不足八十回的抄本,也有一百二十回的印本和抄本,还有现代整理汇校的八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
《红楼梦》目前尚未发现作者稿本存世,学界一般将现有版本分为早期脂评抄本和程高本两类。
脂评抄本是指经脂砚斋抄阅批评的早期版本,均为抄本形态,一般含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正文多为八十回或不足八十回,目前发现的有十余种。
由于抄本耗费人工巨大、价格昂贵,抄本时期《红楼梦》的流传范围比较有限。
程高本是指经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后刊行的摆印本,是有清一代《红楼梦》的主要流传版本。
一般认为,程高本前八十回的底本也是脂评本,但将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几乎删除殆尽。
程高本后四十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