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正月初二3风俗,流传千年要遵守,各地禁忌有不同(正月初二的讲究)

发布:2024-09-13 浏览:36

核心提示:(说历史的女人——第628期)春节之习俗自古有之,但各类传统规矩,传至明清要数最多。《万历嘉兴府志》以及清代的史料都记载了人们过年时的盛况,尤其是清代最为明显,慈禧等清朝统治者在春节之际,更是奢华无比,甚至有铺张浪费之风气。而民间老百姓为了庆祝春节,为犒赏一年之辛苦,也都诸事休息、放开开支采购丰富的食物、制作新衣。虽然没有朝廷之奢靡,但也是尽力放开,就算没钱,借钱也要豪奢一把。在经历了守岁和初一的拜年之后,就迎来了农历新年的第二天。这一天,俗称迎婿日,但实际上在这一天要做的事可不止这一件。这一天虽然不是岁

(说历史的女人——第628期)春节之习俗自古有之,但各类传统规矩,传至明清要数最多。
《万历嘉兴府志》以及清代的史料都记载了人们过年时的盛况,尤其是清代最为明显,慈禧等清朝统治者在春节之际,更是奢华无比,甚至有铺张浪费之风气。
而民间老百姓为了庆祝春节,为犒赏一年之辛苦,也都诸事休息、放开开支采购丰富的食物、制作新衣。
虽然没有朝廷之奢靡,但也是尽力放开,就算没钱,借钱也要豪奢一把。
在经历了守岁和初一的拜年之后,就迎来了农历新年的第二天。
这一天,俗称迎婿日,但实际上在这一天要做的事可不止这一件。
这一天虽然不是岁首,但实际上规矩一点不比岁首少,正月初二有3大风俗,虽然流传千年但至今依然要遵守,但其中也有一些禁忌,不过各地的禁忌略有不同。
第一风俗:祭祖、上坟。
对于中国人而言,或者说,从传统意义上来看,中国是一个最讲究人情的国家。
因此,亲情成为人们之间最为强大的连接纽带。
故此,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或国家能像我们这个民族如此眷恋和怀念祖先的,因此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中国人都会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而祭祖、上坟是最为常见的纪念方式。
人们或在家里,或在坟前,按照一定的要求供奉食物,饺子、水果、肉类等。
不过各地的祭祖方式和时间都略有不同,比如多数地方都会在年三十或初一进行祭祖,在家里供奉食物。
但有的地方则在初二祭祖、上坟,比如山西的万荣县、榆次等许多地方。
关于初二上坟的这个习俗,据说跟蒙古入侵有关,在南宋时期的某年新春,蒙古军入侵山西太谷,老百姓闻讯是能逃则逃。
不过恰好有一支岳家军驻守在附近,与蒙古军恶战了一场,最终击退了蒙古军。
当老百姓回来的时候,看到很多亲人都被杀死,纷纷哀哭,恰好这一天是正月初二,于是就把这天定为了上坟的日子。
不过在初二这天上坟也并非那么简单,还是有诸多讲究的,在时间上要求必须是早晨上坟,到了上午以及后半天是坚决不能去上坟的。
另外上坟的人员,规定女儿、外甥、外孙可去上坟。
上坟所做的事,也有具体的要求,只能烧纸,不能点蜡烛。
上坟者的衣着打扮也有严格细节规定,比如不能化妆,不能穿红衣服(虽然是新春)。
此外,上坟所供奉的东西也有具体要求,一是瓜果之物一共供奉4类,每一类为4件,不能多,也不能少。
再者就是供奉的菜品,只能是两个数,要么是4碟,要么是8碟。
另外,不可供奉糕点之类的物品。
第二风俗: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家娘,俗称回门,又叫迎婿日。
就是出嫁的女儿带着老公和孩子一块回到娘家拜年,这个传统最为普遍,也历史悠久。
但是这个看似最常见的传统,其中的禁忌却是最多的。
比如为什么非要正月初二回呢?初一不行吗?按照中国的传统,初一是当然不行的,初一是岁首,是一家一年之开端,这一天乃团圆之日。
而嫁出去的女儿,从出嫁那一刻起就成了“泼出去的水”,就不再是娘家的一份子了,而成了夫家的一份子。
因此,初一如果女儿回娘家不但影响了夫家的团圆,也破坏了娘家的团圆气氛。
此外,女儿回娘家,尤其是新妇,禁忌还特别多。
比如鄂伦春族的女儿回娘家是不能洗锅的,因为此民族认为这样会把娘家的财运洗走。
河南修武县也有一个规矩,禁止嫁出去的女儿在回娘家的时候,摸娘家的勺子、火柱、刀子、剪子,连娘家的狗猫也不准逮。
这个规矩可真多,其实潜台词不过是娘家人为了防止嫁出去的女儿再从家里带走财物而已。
另外对新妇回娘家要说什么,许多地方也有禁忌,最普遍的一条便是新妇回娘家不能把婆家的烦心事说出来,但与此同时,新妇在回到婆家的时候,也不能搬弄娘家的烦心事。
总之,女儿只能“报喜不报忧”,所谓“聪明媳妇两头瞒,傻子媳妇两头传”。
关于回娘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禁忌也不同。
比如汉族之河南林县、卢氏县就有女儿和女婿在娘家不能同床的习俗。
比如在满族习俗中,女儿带着丈夫回到娘家,丈夫只能住在西炕,而此炕可以说是女婿的专炕,别的任何客人都不能住此炕。
除此之外,满族也不能在娘家同床,不过原因略有不同。
汉族不能在娘家同床的原因是,一旦女子若在娘家怀孕,就会带走娘家的人势和财气,娘家就会有衰落的危险。
满族则是因为同床是不洁的行为,会亵渎神灵。
还有一点是在娘家住的时间,也是有要求的。
初二回娘家后,在娘家住的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能超过8天,因为“住七不住八,住八穷娘家。
”这些小禁忌,虽然繁琐,但都还能接受,据说在古时候有些地方有一习俗,说女儿出嫁三年才能回娘家,想来那才是最可怕的禁忌吧。
第三风俗:(迎)拜财神。
初二拜财神,说起财神,那可是极其重要的神,因为钱财是关系到我们世俗生活最重要的东西。
也正因此,中国财神非常多,单是比较有名的就有十来个,最为常见的是9大财神,分别是比干、关公、柴荣、赵公明、王亥、端木赐、李诡祖、范蠡、刘海蟾。
他们9人分别掌管9个方位,分别是东、西、南、北、中、西南、东北、东南、西北。
在这9路财神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文财神范蠡和武财神关公了。
文财神范蠡在生前就是非常会做生意的大富翁,生财有道,拜之以求财,比较合理。
而武财神关公,生前是蜀汉的名将,与财富没有直接关系,另外关公也没做过生意,仅在《三国演义》中卖过豆子,发财没有,不得而知。
可是因为关公在去世后,被后世不断神化,以至于其最终成为了财神的化身(当然这跟道教安排有关,在此不在赘述)。
老百姓是“英雄不问出处”,既然关公被道教封为财神,与范蠡同列,老百姓就迎就拜便是,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新年交好运,能够发大财嘛。
不过想发大财也没那么容易,拜财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比如在清人诸仁安所写的《营口杂记》中,就有对拜财神的一些要求:“拜年者必先拜其所供之影镫。
影镫者,外画财神,内点以烛。
有八尺馀长者在中,左招财,右利市。
”洪深的《贫民惨剧》中则更指出,拜财神所用的香还必须“要烧慈航香。
”另外,比如拜有的财神不需要下跪,有的则必须要跪求,等等。
​结语:总的来看正月初二这3个民间风俗,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千年,至今依然要遵守,还是有一定道理,因为不管是祭祖上坟、还是回家娘、抑或拜财神,都是中国人俗世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各地禁忌有不同,但随着人们对很多事情认知的增加,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禁忌早已被抛弃。
而这3大风俗所传递的情感或某种诉求,却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上坟是我们的亲情信仰,比如拜财神是对富足生活的渴望。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四川考生必读!教你看懂分段统计表(四川分数分段)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