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是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
机房建设如何,取决于机房的综合布线,而机房的综合布线影响整个弱电系统实施,只有完美把机房的综合布布置横平竖直,标签清晰显眼。
好的施工布线能保障软硬件能够稳定运行。
性能良好的机房具备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扩容性和网络资源丰富等特点,所以,机房和综合布线非常重要的一道关键工序,对施工人员要求很高,布线的人需要有良好的布线工艺和对艺术之美的追求。
一般的机房布线系统般布线系统要求布防距离尽量短而整齐,排列有序,具体的方式有“田”字形和“井”字形两种。
其中:“田”字形较适用于环形机房布局,“井”字形较适用于纵横式机房布局,综合布线走线位置可安排在吊顶和地板下两个地方,各有特点。
机房布线设计特点: 1考虑机房环境的节能、环保、安全; 2 适应冷热通道布置设备; 3 列头柜的设置; 4 敞开布线与线缆防火; 5 长跳线短链路与性能测试; 6 网络构架与外部网络(多运营商)互通(次进线间设置); 7 高端产品应用; 8 机房与布线系统接地。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常见的布线方式: 1.吊顶布线:该布线方式特别适合于经常需要布线的机房,目前也非常流行,此方式中吊顶内包含了各种布线电源、弱电布线,在每个机柜上方开凿相应的穿线孔(包括地板和线槽),当然也要注意漏水、鼠害和散热。
具体布线的内容有:接地布线、弱电布线和电源布线,其中电源布线和弱电布线均放在金属布线槽内,具体的金属布线槽尺寸可根据线量的多少并考虑一定的发展余地(一般为100×50或50×50)。
电源线槽和弱电线槽之间的距离应保持至少5厘米以上,互相之间不能穿越,以防止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
2.接地布线:由于新机房内都是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故对接地有着严格的要求,接地也是消除公共阻抗,防止电容耦合干扰,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机房地板下应布置信号接地用的铜排,以供机房内各种接地需要,铜排再以专线方式接入该处的弱电信号接地系统。
3.弱电布线:弱电布线中主要包括同轴细缆、超五类网线和电话线等,布线时应注意在每个机柜、设备后面都有相应的线缆,并应考虑以后的发展需要,各种线缆应分门别类用尼龙编织带捆扎好。
4.电源布线:在新机房装修进行电源布线时,应根据整个机房的布局和UPS的容量来安排,在规划中的每个机柜和设备附近,安排相应的电源插座,插座的容量应根据接入设备的功率来定,并留有一定的冗余,一般为10A或15A。
电源的线径应根据电源插座的容量并留有一定的容量来选购。
地板布线: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布线方式,它充分利用了地板下的空间,但要注意地板下漏水、鼠害和散热,还应保证在每个机柜下方开凿相应的穿线孔(包括地板和线槽)。
机房布线: 1 所有进入电磁屏蔽室的信号电缆应通过信号滤波器或进行其它屏蔽处理。
2 进出电磁屏蔽室的网络线宜采用光缆或屏蔽缆线,光缆不应带有金属加强芯。
管槽位置与路由: 1 对机房布线推荐采用敞开的布线方式(格栅线缆桥架)。
2 位置与路由的确定: -符合机房的净高尺寸 -不阻挡机房空调设计的气流组织 -电力管线及其它弱电管线能够保持相应规定的间距 -满足线缆布放弯曲半径等要求为依据 -机房的等级与管线敷设的方式来确定线缆的防火等级,并作出是否采用屏蔽的布线系统。
线槽敷设: 1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2当配电电缆线槽(桥架)与通信缆线线槽(桥架)并列或交叉敷设时,配电电缆线槽(桥架)应敷设在通信缆线线槽(桥架)的下方 3活动地板下作为空调静压箱时,电缆线槽(桥架)的布置不应阻断气流通路。
线缆综合管路: 活动地板下敷设线槽时 -与配电线路的间距 -是否阻碍了空调气流的流通 采用上走线方式时 -线槽的位置应与灯具 -风口 -消防喷淋头的位置相协调。
随着新标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国内对智能建筑集成化的要求会不断提高,这就导致具有楼宇管理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的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
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
楼宇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化大厦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厦内的延伸。